第一輪的齊射讓正舉著千裏鏡觀察的鄭和心神大震,這,難怪對方的艦隊將船體全部橫移過來,自己早先就知道這黑水明國的戰艦,大部分的火炮都是出人意料的裝載在船隻的側舷上,現在看來這種放置方法,加上這等的戰法,端得是厲害無比。
按鄭和的經驗,為今之計隻有加快速度的衝入對方陣中,用接舷戰迫使對方屈服了。
散開,散開!長寧號鄭和座艦上的旗手不停的甩動著手上的那麵氣質,三短聲的號角聲也不斷的在海麵上空飄蕩。
但是鄭和艦隊還沒來得及散開,黑水明國的第二輪炮擊便不期而至了,這等火炮的發射速度,比起剛把炮膛清理幹淨的大明戰艦來,又是快了不知多少。
經過第一次的射擊,第二輪的射擊在已經具備了淺顯數學知識的校正員的計算下,紛紛調整了炮口的高度。
第二輪的打擊,準確度已然不同於第一輪隻有不到十顆炮彈命中的局麵了。
通紅的炮彈帶著尖嘯鑽入了船體,在令人牙酸的木板折斷聲中,讓首當其衝的幾艘寶船上出現了短暫的混亂。
雖然大量的炮彈正中船體,但實心炮彈對於寶船這等巨物的傷害力仍然有限,隻有那些正好命中了桅杆或是舵輪的幸運炮彈才可以讓對方失去戰鬥力。
現在的局麵就是,一群螞蟻在啃咬著一隻大甲蟲,那大甲蟲一時半會是不會失去戰鬥力的,而且現在大甲蟲拚命想要發起反擊。
但是福船接近五比二的長寬比限製了它速度的增加,若是用西方通用的計速來看在這種並不順風的情況下也不過四五節的航速,比起現在扯著風帆向東北前進的黑水明國戰艦十節航速,卻是是太慢了點。
而艦隊中十幾艘專用於作戰的座船的速度倒是能趕得上,但現在倉促之間想讓這座船脫離大隊直衝上前也不太現實。
在羅閩西的指揮下,黑水明國艦隊轉了一個大圓弧彎,每艘戰艦行進到正好射擊位的時候都會對大明艦隊傾瀉一番彈藥。
隨著大彎拐完,現在黑水明國艦隊又變得與大明艦隊一個行進方向了,相同的吃風量下,速度仍然快上了兩三節。
兩隻艦隊之間原本逐漸拉近的距離,又逐漸被拉開了……
朱明在內部操典上稱這種戰術為放風箏,隻有有了犀利的遠程火力後,才適用於這一戰術。
當黑水明國的海軍將領好好的揣摩了這一戰術後,幾個對騎兵也小有研究的才想到,這種戰術,不是正好和蒙古人的騎射之法頗有相似之處麼。
當年蒙古人憑借著這種騎射之法,攻無不克,就算是同為騎兵的歐洲重甲騎士也完全不是對手,現今看這套放風箏戰術,不正是海上的騎射之法!
這海上放風箏一法第一次出現在大規模的海戰舞台上,就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這一仗從中午一直打到太陽偏西,雖然幾艘寶船並沒有受到致命創傷,但是船舷和甲板上的幾個破洞還是讓這威武的寶船顯出了一絲狼狽。
另外幾艘小巧的四號福船就沒那麼幸運了,這一路的追逐廝殺,也讓鄭和船隊損失了大小七艘座船,另外不少戰艦也是帶著彈孔。
反觀黑水明國方麵,隻有一艘飛鳥艦因為拖後太多,被鄭和艦隊集中火力打了個狼狽後被羅閩西命令退出戰場,因為航速緩慢而被兩艘座船給追上,不得已之下艦長自行沉船。
現在太陽就要落山了,無論哪方都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念頭了。
對於鄭和來說,今天這一仗實在是太狼狽了,而且自己還有半數的馬船、糧船在海外下錨等待著自己大隊,若是不小心被敵人偷襲了這部分船隻,那自己真的隻能強行登陸攻擊了,否則回不去大明就要餓死在半路。
黑水明國戰艦一樣不想再打了,在朱明的命令中,對於鄭和艦隊沒有殲滅的必要,但是要展現足夠的武力,現在這個目的完全達到了。
隨後的幾天,雙方戰艦再沒有第一天那樣傾巢而出的盛況,均是派出少量的船隊進行了糾纏,期間鄭和還派遣了一隊百來人的士卒在船村港的南麵登陸,但是已然全數調回中心地帶的烏衣衛警覺性相當高的全數俘獲了這一小隊人馬。
出航以來無往不利的鄭和遇見了大麻煩,若是真的發了狠,自己這艦隊中也能組織起一支超過五千人的隊伍上岸去,但是就憑這些人手真的能直接捉拿住那朱明?鄭和自己是相當懷疑的。
“返航。”這一夜在座艦指揮艙的明暗燈光中,鄭和下達了返航的命令。
他坐下的副手王景弘嘴巴微微張了張,想說什麼,但是又頹然坐了回去。
現今之計,隻有返回大明從長計議了,皇帝是叫他們這一支龐大的艦隊能夠奏效,但其實就算是自己海戰全勝又有何用處,這黑水明國的國土之廣闊已然是讓人吃驚了,朱明想要往哪裏逃跑,遠不是自己這全數上下也不超過兩萬人能阻截的住的。
計議已定,第二日鄭和的艦隊便消失無蹤,當充當斥候的幾艘快船在海麵上巡遊一圈後,帶回的消息是大明的艦隊已然無影無蹤,朱明知道,自己勝了,這大明朝對於自己,已然是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