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冷靜時再去想得失
俗話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是一種反省的功夫。沉著和冷靜是辦大事者必備的素質,也是老子這一智慧的現代詮釋。所謂沉著,就是鎮靜、不慌不忙;冷靜,就是遇見事情不頭腦發熱,感情用事,而是能夠認真地思考,縝密地分析,最終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
許多已經成形的思想或理念,在行動中常常支配著我們的行動。讓我們的頭腦逐漸懶惰來,不願意跳出這個固定思維模式,用一種更為合適或者說簡潔的方法去思考、去行事。
老子曾經指出"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憑借自身的感覺、記憶為行動指導,不能客觀對待事情,便很難解決問題。唯有一種"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客觀態度,掙脫思想枷鎖的束縛,才能就事論事將問題解決掉。
在一位猶太大師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他的弟子們來到他的病床前,同他訣別。弟子們都站在大師的床前,最聰明的學生站在最前邊,在大師的頭部;最笨的學生就排到了大師的腳邊。大師漸漸地隻剩下一口氣了。這時最優秀的學生俯下身,輕聲地問大師:"先生,在您即將離開我們的最後時刻,能否請您以簡潔的語言告訴我們,人生的真諦是什麼?"
大師積攢了一點力氣,從枕頭上微微抬起頭來,喘息著說道:"人生就像一條河。"
第一位弟子轉向第二聰明的弟子,輕聲說:"先生說了,人生就像一條河。向下傳。"第二聰明的弟子又轉向下一位弟子說:"先生說了,人生就像一條河。向下傳。"這樣,大師的箴言就在弟子們中間一個接著一個地傳下去,一直傳到床腳邊那個最笨的弟子那裏,他開口說:"先生為什麼說人生像一條河?他是什麼意思呢?"
他的問題被傳回去:"那個笨蛋想知道,先生為什麼說人生像一條河?"
最優秀的弟子壓住了這個問題。他說:"我不想用這樣的問題去打擾先生。道理很清楚:河水深沉,人生意義深邃;河流曲折回轉,人生坎坷多變;河水時清時濁,人生時明時暗。把這些話傳給那個笨蛋。"
這個答案在弟子們中間一個接著一個地傳下去,最後傳給了那個笨弟子。但是他還是堅持問:"聽著,我不想知道那個所謂聰明的家夥認為先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想知道先生自己是什麼意思。'人生像一條河',先生說這句話,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
這個笨弟子的問題又被傳回去了。
那個最聰明的學生極不耐煩地再俯下身去,對彌留之際的猶太大師說:"先生,請原諒,咱們班上最笨的學生要我請教您:'您說人生就像一條河,到底是什麼意思?'"
學識淵博的大師使出最後一點力氣,抬起頭說:"那好,人生不像一條河。"說完,他雙肩一聳,去世了。
真理與空言之間有時真的沒有太多的差異。假設這位猶太大師在回答那位笨學生的"傻"問題之前死去,他的那句話"人生就像一條河"也許就會被演繹成一套深奧的人生哲學。他那些忠實的門生會走遍世界,傳播他的智慧。有人也會為此寫出很多著作,發表很多感想等。
在接受別人所謂的惟一可行的辦法,或者所謂的"板上釘釘"的道理時,要敢於提出創新的思路;挑戰一切;不怕提出"愚蠢"的問題;永遠不被權威人士嚇倒。經驗比想象中更根深蒂固地左右著我們的想法。我們常常認定:"那事過去已經試過好幾次了,那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為如此,這樣的道理才行不通。"
我們應該從因循守舊的觀念中解放出來,珍惜創意,發揚光大,產生出嶄新的情境。
俗話說:"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是一種反省的功夫。沉著和冷靜是辦大事者必備的素質,也是老子這一智慧的現代詮釋。所謂沉著,就是鎮靜、不慌不忙;冷靜,就是遇見事情不頭腦發熱,感情用事,而是能夠認真地思考,縝密地分析,最終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