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睡覺前的反省(1 / 3)

第17章 睡覺前的反省

南方有一句名言:上半夜替自己想想,下半夜替別人想想。臨睡前的思索是有必要的。我們假如能在靜下來的時候,想到自己在做事或待人方麵有疏忽有虧欠的地方,自然就能冷靜地總結經曆中的經驗和教訓;同時也由於明白了自己的過失而得到一些警惕,以後將不會再犯同樣的過錯。

老子曾說:治理國家之道與烹調小魚之道可以共通比擬。

小魚體小而脆弱,所以烹調的時候不能力道太猛,也不能隨意翻動,須小火慢烹,多加觀察,細心調製,辦事情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必須順其自然,不能違反規律蠻幹,否則事情也一定辦不好。

人們做事一定要學會順其自然。違背規律去辦事,就會步步艱難,而學會順應規律,就會得心應手,一路坦途。

佛語雲:"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說的無非是讓我們勤於自省,多加改正自身的不足,才能有長足的進步。老子曾說過的:"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與此觀點不謀而合,發人深省。

在老子的智慧裏還有一個忠告:要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對這些不足加以防範和改正,才有利於長遠發展。

1984年,一群蘇聯專家來華傳播"巡回展覽畫派"的繪畫藝術。我們負責接待的同誌熱情地用"勤勞、智慧"等詞語稱讚俄羅斯民族,但蘇聯專家卻搖頭笑了,並毫不掩飾地說:"俄羅斯民族是智慧的,但它是懶惰的。"由此而看,俄羅斯人是可貴的,他們敢正視自己的缺點。這使他們在二戰後變得強大,與美國成為競爭對手。而清朝末期,中國由於不把敵人放在眼裏,驕傲自居,結果被外國打得支離破碎。實踐證明,隻有知道差距不足,才有可能進步!

有弱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弱點了卻愚昧地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那樣才真的毀了自己。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經常性地、客觀地與別人作下比較,找出不足。繼而才能有針對性地加以克服,而不是諱疾忌醫。這點我們就應該多向西漢的鄭莊多學習學習了。

西漢景帝在位時,鄭莊還年輕,官也小,隻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職。在當時來說,鄭莊的才學並不高,但是他卻喜歡賣弄。他常對別人誇口說:"現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學沒有用處。如果不是生不逢時,那麼我的職位是絕不會這樣低的。"

鄭莊隻歎懷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學問,人們在背後都譏笑他。一次,鄭莊的朋友帶他參加一個宴會,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鄭莊在旁聽他們談論學問,很多都是他聞所未聞的,他一下驚呆了。

鄭莊越聽越驚,他向朋友說:"這些人其貌不揚,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們都是高官嗎?"

朋友神秘道:"他們是朝中大儒,平日難得一見,我們隻管多聽多看好了。"

鄭莊參加完宴會,神情一下嚴峻起來。他對朋友說:"想起我從前自誇己能,真是太無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過是個孩童罷了。"

朋友安慰他說:"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還年輕,以後未必不及他們。"

鄭莊認真道:"同樣為人,我不能和他們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鄭莊從此發奮苦學,一有時間,他便拜訪名儒,虛心地請教學問。他常常通宵達旦地接待有才能的人。

一次,鄭莊招待賓客,賓客誇他年紀輕輕便學問了得。鄭莊苦笑說:"在下從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誤修習,虛度不少時光,今日想來猶有愧疚,先生就不要誇我了。"賓客感歎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責太過,有些事還需自我安慰才是。"

鄭莊送走賓客,自語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該迎頭趕上,否則就是終生遺憾了。"

鄭莊如此求進,學問和聲望都日漸提高。漢武帝即位後,有人便推薦他,說:"鄭莊求學不止,從沒有滿足的時候,他這樣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則便埋沒了人才,對國家也是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