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隨機應變的幽默
黑鳳凰
禮部侍郎康凝是個出了名的怕老婆。老婆生病,要以烏鴉作藥引,但當時下的雪還沒有消散,很難下網捕捉。老婆生氣了,要用荊條子打他。他怕了,就踩著泥水跑到郊外去,用糧食粒去誘捕,隻抓到一隻。禮部的劉尚賢開玩笑說:“聖人將鳳凰出現視為預兆吉祥,你抓到這隻烏鴉可以免遭妻子毒打,故而這烏鴉可以叫做‘黑鳳凰’了。”
鬆夫人
鬆筠中堂曾在伊犁做將軍,他將夫人安置在旁邊的一所院裏,那院房有三排,中間是堂屋,西邊是夫人臥室,東邊是佛堂。鬆筠每天五更走進這所別院,先拜佛,然後在中堂就座,和夫人一起喝茶,說閑話,過半個時辰再離開。他夫人每天四更起床,梳洗好了等著他,不論冬夏,都是這樣。伊犁還有一位策大人,他的事特別簡單,每天黎明就駕上騾車,到同僚官邸中去輪流吃飯,也是不論冬天夏天,天天如此。刑繹堂先生當時也在西域,他同人開玩笑說:“我死後如果要輪回轉世,我一定要和閻王講講條件,不管是轉世為男人,還是女人,或者是畜牲,我都遵命,隻有一條,不願作策大人家的騾子和鬆將軍的夫人。”
買小老婆
衛國有夫婦二人去祈禱神靈保佑。妻子祝告說:“望神保佑,讓我平白無故地揀到一百捆布嗎!”他丈夫說:“你怎麼要得這麼少呀!”妻子回答:“要是比這再多,你就拿去買小老婆了!”
留在刀上的豬油
有一農夫回家吃午飯,發現今天的炒白菜很好吃,便問妻子:“今天的菜怎麼這樣好吃?”妻子得意地告訴他:“今天有兩個人合買了一塊豬油,路過咱家門前借咱的刀分油,我把留在刀上的油洗到鍋裏了,菜當然好吃唄。”農夫聽了,順手給了妻子一巴掌,罵道:“為什麼不洗在缸裏多吃幾天?”妻子非常委屈,就到隔壁二叔家去告丈夫的狀。二叔聽了,更是高聲嚷道:“打輕了,為什麼不洗到水塘裏,讓我們都吃點豬油呢?”
是公還是母
媳婦要生小孩,躺在床上。丈夫急匆匆地進來,開口就問:“是公的還是母的?”
媳婦生了氣,巴掌拍在床上。丈夫似乎有所領會:“踩死了一隻嗎?”
媳婦又好氣又好笑,用拇指捅了丈夫一下,丈夫又清楚了一點:“哦,是打翻了一隻!”
媳婦氣得沒奈何,伸出巴掌裝出要打的樣子。這下丈夫更明白了:“啊!原來生了五隻。”
逸少坦腹
郗鑒在京口(今鎮江市)時,差遣門生去王丞相處求女婿。丞相對郗鑒的使者說:“你可去東廂任意挑選。”門生看過後回稟郗鑒說:“王家幾個兒郎都長得不錯。隻是聽說來找女婿後,都有些故作莊重。但也有一兒不同,就像沒聽到要選女婿的樣子,坦腹躺著。”郗公大感興趣,拍案說:“就選坦腹者。”後來一問,此人叫王羲之(東晉大書法家,字逸少。)
急性子
從前,有一個閨女性子很急。這年,她到了該出嫁的年齡,她父親想,女兒性子急應該選個脾氣投緣的姑爺。一天,老頭子出門,半路上過一條河。正要脫鞋,對岸急匆匆地走來一個小夥子,劈哩啪啦就過了河。老頭子去問小夥子,結果卻沒什麼打緊的事。老頭動了心,和小夥子提起婚事。小夥子當時滿口答應,並說:“明天就結婚吧。”老頭子喜出望外,門也不出了,回到家裏,把半路的事和女兒說了。女兒說:“還等明天?今天就去吧!”說完收拾了行裝就去找小夥子結婚。第二天早起,小夥子就說:“今兒得給我生個胖小子!”這下可把急性子閨女愁壞了。心想:什麼事都可以急著辦,這件事再急也辦不到啊!她正發愁時,忽然發現了院子裏的鴨子“巴巴”叫,立刻心生一計。她從院子裏逮來一隻鴨子,把毛薅個精光,用小被一裹,撂到炕上。小夥子回來一看炕上像裹著小孩,伸手一摸,鴨子痛得“巴巴”直叫。小夥子高興地說:“我兒子比我還性急,沒過滿月就會叫爸爸了。”
南婆契丹
宋高宗紹興辛巳年冬,女真族犯境。朱忠信領兵夜劫淮南,搶得無數東西。其中有個箱子,打開一看,都是籍貫為燕山(今北京、天津一帶)的宋軍妻子來信。某人隨手拿起一封拆看,僅詩一首:“垂楊傳語山丹,你到江南艱難。你那裏討個南婆,我這裏嫁個契丹(古代東北部的一個民族)。”
肉沉碗底
某人性慳吝,而且很容易發怒。一天,買回四兩肉,妻子做好後油脂浮在上麵,肉都沉到下麵。這人回家一看,以為妻子吃掉了肉,指著妻子罵道:“我與你前世冤家,隻有分離才行了!”等到筷子一撈,隻見肉都在碗底,這人又大笑起,撫著妻子的背說:“我與你是五百年前結合的夫妻,太好了!”
孝道
賀喜的:“你將來一定怕老婆。”新郎:“不!但我要盡我的孝道。”賀喜的:“什麼?你要孝順誰?”新郎:“因為我早年喪母,今天討得新娘,怎能不孝呢?”
走著去
從前有個老財主,他的錢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可他偏偏是個極摳門兒的老吝嗇鬼。一天,他覺得自己老得要死了,就把兒孫都召集到一起。他說:“我就要死了,我的喪事千萬要辦得簡單一些,絕對不能亂花錢。”
大兒子說:“您放心吧,我們一定辦得儉樸些。隻雇八個人抬著棺材去墳地,怎麼樣?”
老財主狠狠瞪了大兒子一眼,說:“那太費錢了!”
二兒子說:“那就雇輛馬車拉著棺材去墳地吧!”
老財主又狠狠地瞪了二兒子一眼,說:“那也費錢!”
三兒子說:“要不然我們幾個人扛棺材去墳地吧!”
老財主猶豫了一下說:“棺材錢太貴了!”
兒子們為難了,說:“那怎麼辦呢?”
小孫子這時突然想出了個主意。他說:“爺爺,您死以後幹脆自個兒走著去墳地吧!”
亦鬆亦槐
據《嘉話錄》載,唐代賈嘉隱自幼聰明,七歲時以神童身份被皇上召見。大臣長孫無忌、徐勣(ji)聞訊趕來。徐勣開玩笑問:“我靠的是棵什麼樹?”嘉隱答道:“鬆樹。以‘公’配‘木’,正是‘鬆’字。”無忌緊接著也問:“那我靠的又是棵什麼樹?”得到的回答卻是槐樹。無忌不解,問為何是“槐”而不是“鬆”了,嘉隱解釋說:“以‘鬼’配‘木’,正是‘槐’字。”將長孫無忌說成是“鬼”。‘一來有別於“鬆”,二來因對方名為“無忌”而大膽言“鬼”,可謂敏慧巧對。
口中狗洞
張玄之,字祖希,晉朝人,曾任吳興太守,故又稱張吳興。他幼時聰慧異常,才智過人,加上勤奮刻苦,學業大進,很受人們的喜愛,常有人專意逗他。八歲那年,張玄之開始換牙。兩顆門牙初掉時,一張口露出明顯的豁子。這天,他下學回來的路上,又被人們圍住,其中有個人跟他開玩笑說:“你口裏怎麼開了個狗洞。”這就是古語所說的“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小玄之當即回答說:“正是你們從這兒出入!”
君子不哭
愛新覺羅·載淳即位時年僅六歲,由生母慈禧太後掌權。這位兒皇帝少時整日隻知遊玩,不愛讀書。老師苦苦諫勸,沒有一點用處。老師恐太後責怪,氣得大哭起來。誰知這個頑童自有頑皮之處,也有幾分聰明。拿來一本《論語》,翻到“君子不器”一句,用小手將“器”字下麵的兩個“口”字蒙住,問老師念作什麼,老師念道:“君子不哭。”更加哭笑不得。
辨識遠近
晉元帝司馬睿一日在建康(今南京)接見從長安來的人,談笑中突然問坐在膝上的小兒子司馬紹:“你說長安和太陽哪個離我們遠,哪個離我們近?”司馬紹說:“太陽遠,長安近,因為隻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次日元帝召集群臣宴會,說到兒子的回答時,頗有幾分得意。誰知司馬紹卻改口說:“不,是太陽近,長安遠。”元帝大為詫異,隻聽小兒辯解說:“是太陽近,因為太陽抬頭就能看到,可長安卻看不到啊!”
唯朋難正
劉晏,唐代理財家,官至吏部尚書。他八歲時便才華出眾,氣度英偉,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玄宗知道後,特意召見他,經過當場測試,授他秘書省正字的職務(校勘典籍文字的官)。十歲那年,劉晏應邀觀看演出。楊貴妃將他抱在自己懷裏,為他畫眉抹粉,梳頭挽髻。玄宗上前逗他說:“你身為正字,校正了幾個字呢?”劉晏十分認真地說:“天下字皆已校正,唯朋難正!”他所說的“朋”指官場腐敗現象之一“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