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個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悟空見那祖師每次講道都會露出許多神通,讓他們身處其中有飄飄欲仙之感,但是時間一長,悟空發現,這些神通就是再如何了得也不是自己的。那祖師也不過是帶著他們領略一番而已,從不交給他們任何的法術,讓他們隻是徒勞神思罷了。這樣的日子若是一天天過去,那還不知什麼時候就死在這靈台方寸山上了,也不得回去花果山再見到猴子猴孫了。
整整七年了,悟空再也不願意,與自己的這些師兄一般,在此承受如此的煎熬,終日也得不了什麼好處,還得整日灑掃,受祖師的訓斥。
正值祖師開壇講道,悟空決計露出一些不同,以吸引祖師的注意,也好就在這師兄弟麵前向祖師討要神通,卻是不知祖師會如何應對。
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師看見,叫孫悟空道:“你在班中,怎麼顛狂躍舞,不聽我講?”
如此一來,祖師的確是注意到了自己,不過有些東西絕對不能頂著祖師來,一定要有一個保險的方法才好啊。
既然祖師整日講些道書,那自然是說那些道書如何如何的好了,好讓祖師以為自己已經開發的道心,好傳給自己法術神通。他也想到祖師或許其中有些深意,隻是這個時候他實在過不了那許多了,就是要裝也必須裝出個自己道心開發的樣子來,不然自己晚回去一天就不知又會死去多少的猴子猴孫。
聽見祖師問話,悟空道:“弟子誠心聽講,聽到老師父妙音處,喜不自勝,故不覺作此踴躍之狀。望師父恕罪!恕罪啊!”
聽到悟空胡編,祖師一喜,這猴子竟然也開始說出這般胡話來了,還以為能騙過我不成,不過要他聽這些倒也是為難了他,也罷,也罷,今日還是教他一些本事算了。
祖師在眾弟子麵前也不揭穿他,道:“你既識妙音,我且問你,你到洞中多少時日了?”
悟空盡管跟祖師學了許多年,但還是不知怎麼一年一年的計數,隻是朦朧的懂得,所以悟空道:“弟子本來懵懂,不知多少時節,也不會掐手數數,隻記得灶下無火,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我在那裏一共吃了七次飽桃矣。”
見七年了還未讓他識得人性,日子都記不清,祖師倒也難為,還是就叫他是個猴子好了。如此也好,隻聽祖師道:“那山喚名爛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有了這七年的功夫,想必你也有些道心,能夠跟我學些本事了,隻是我門下道術眾多,品類繁雜,你今要從我學些什麼道?”
悟空也不敢有什麼要求,一上來就執意要求長生不死之術也不好,就是先學些其他什麼神通倒也無妨,等哪日時機成熟再向祖師要求學那長生不死之術。
心中想到此處,便道:“但憑尊師教誨,隻是有些道氣兒,弟子便就學了。縱是哪一般神通都可,弟子絕不嫌棄,定然用功學習。”
祖師道:“我‘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皆有正果。不知你學那一門哩?”
悟空卻是不知這三百六十旁門究竟有哪一們是有神通仙術的,又有哪一門是本領最強的,最好是那長生不死之門,這些情況他是一概不知,所以也隻能問祖師的意思了。
向前一個叩頭,悟空道:“弟子不知這三百六十旁門都是些什麼道術,萬望師父解說一二,至於要學哪般神通,全憑尊師意思,弟子傾心聽從。”
見悟空口中時時刻刻都是道氣神通之類,知他必定是想學些真本事,但這三百六十旁門,卻是沒有一門裏麵是有什麼大神通的。祖師雖然已經打定主意要傳給悟空神通,但是決計不是現在這個時候,底下聽講者甚多,不能讓他們知道隻有悟空得了神通,所以在這裏與這些人說教一番,還是經書上的那些無用的東西。
祖師道:“既然你不知我這三百六十旁門,那我權且替你選個,不知我教你個‘術’字門中之道如何?你可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