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要吃肉(2 / 3)

正說著,一個穿著長棉衫的老頭從後頭走進來,托起雙手叫道:“不知道總司令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什麼不知道大駕光臨,不是一早就算出來了嗎?”張一平心裏想,但是也禮貌地抱拳說道:“芝泉兄太過客氣了,兄三造共和,於國於民有功,但卻住這樣的院子,這是我等照顧不周,隻是小弟一直在俄國征戰,實在不知道,罪過呀罪過…”

“總司令日理萬機,卻還關心我這個手下敗將,實在令我慚愧呀。”段祺瑞說道。

“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芝泉就別再提起了好不好?總之芝泉兄對國家的貢獻,國家和人民是不會忘記的。”張一平說道,當然有一件事,張一平也不會忘記的,那就是他們在法國的時候,段祺瑞也給了他們這群民工一定的壓力,甚至威脅要將張一平手下的兄弟的家屬抓起來送給英國人,不過最後他都沒有真正的這樣做,否則他也不可能在這裏啦。不過,也也在張一平和中國軍團的兄弟們心中埋下了一根刺,正是這根刺的存在,段祺瑞無法得到張一平的重用,盡管他是一個很有手腕的人,比起黎元洪和李盛鐸之流的人高明許多。

或許,這個時候,是應該拔去這根刺的時候了,張一平心裏想,現在政局基本已經穩定,雖然有一些反動派上街遊行,但並不危及張一平的統治,隻要軍隊緊緊地控製在自己手裏,一切都按張一平希望的方麵前進。

“請,吃一個蘋果!總司令。”段祺瑞說道。張一平看了看大大的蘋果,卻興衝衝地問道:“有紅棗嗎?我很想念咱們山東的大紅棗.”

“小三兒,快去拿!”段祺瑞喊道。

三小姐姐連忙移步而去,很快拿了一藍子大紅棗子過來,李菡梅問道:“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嘴刁了,人家好心請你吃蘋果,你卻要叫紅棗。”

“咱這叫做隨和,何況,我真正的想吃紅棗,就說出來了,不像某些人,明明是這樣,卻故弄玄虛。”張一平說道,段祺瑞聽了,臉上有點不自然,不過快調正過來。

張一平吃了兩個紅棗便不吃了,問段祺瑞道:“芝泉兄做總理的時候,跟日本人打過很多交道,不知道對日本人有什麼看法,可否給我一點意見?”

“實在慚愧,在下對日本人,從來就沒有贏過,都是吃虧的,國家實力不逮,無奈呀!”段祺瑞搖著頭說道。

“也不見得。”張一平微笑著說道,“比如說西原借款,芝泉兄向日本人借了這麼多款,現在卻不用還了,我想日本人更加覺得吃虧。”

張一平的微笑讓段祺瑞有一點無地自容,因為所謂西原借款並不是一件光榮的事,而是段祺瑞的政治汙點之一。

1917年7月,段祺瑞重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後,為推行“武力統一”政策,鎮壓孫中山倡導的護法運動,不惜出賣國家權益,向日本借款5億日元。通過這一借款,段祺瑞把中國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礦產、森林等權益大量出賣給日本。當時的日本首相寺內正毅曾得意地說,通過向中國借款,日本所攫取的政治、經濟特權“何止十倍於二十一條”。段祺瑞則利用這一借款,建立起“參戰軍”,進一步加強了皖係軍閥的實力。

除了西原借款之外,在1918年5月16日,日本陸軍少將齋藤季治郎與段祺瑞政府代表靳雲鵬,在北京秘密簽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和《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協定”的主要內容是:中國與日本采取“共同防敵”的行動;日本在戰爭期間可以進駐中國境內;日軍在中國境外作戰時,中國應派兵聲援;作戰期間,兩國互相供給軍器和軍需品。

通過“協定”,日本派出大批軍隊進入中國東北,日本迅速取代了沙俄在東三省北部的侵略地位,中國則麵臨淪為日本附屬國的局麵。

張一平把這些事情以另外一個角度說出來,更加讓段祺瑞無地自容,他說道:“如果不是中國軍團及時趕回來,打敗了日本軍隊,咱們就真的虧大了,鄙人也無法麵對國家,在這裏請受芝泉一拜…”

段祺瑞起身便拜,張一平卻大大方方地接受了段祺瑞深深的一揖,說道:“我在這裏是代表國家接受你的懺悔,雖然當時你有很大程度是無奈的,但是事實就是如此,發生了就是發生,沒有誰能夠當它沒有發生過…”

段祺瑞誠惶誠恐地說道:“是的,總司令說的是。”

張一平這才扶他起來,說道:“這些都過去了,我相信芝泉兄的為人,如果國家強大的話,誰也不會做那種事。”

“是是是…”

“現在,我從北方回來,不瞞你說,就是準備對日本用兵,芝泉兄對日本人了解最深,有什麼可以教我的?”張一平說道。

段祺瑞驚訝了一下,說道:“日本隔著海,我國大軍如何得過,而且日本海軍不弱,在海上,我們實在沒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