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歸大夫古峽論巫(1 / 3)

第十四章歸大夫古峽論巫

夔軍出了巴霧峽,又一頭紮進了滴翠峽。滴翠峽長四十來裏,是小三峽中最長最美麗多姿的一個峽。此峽峰多、洞多、泉多、瀑布多、鍾乳石多,地形複雜。兩岸絕壁上,倒懸著一叢叢盤根錯節的虯枝老藤和繽紛的山花,無數的猿、猴在山澗樹叢中嬉戲,股股飛瀑、山泉像珍珠銀線般飄灑濺落,給整個峽穀蒙上了一層碧翠欲滴的色彩。

熊夔坐在船艙中,抱膝望天,問身邊隨征中大夫左史歸陽生:“歸大夫,巫到底是什麼東西?”

歸陽生是峽中難得的詩書禮儀之人,父子兩代牧守赤甲城,投降夔軍後,他甘於淡泊,致力於專注三峽史誌,老邑長死後,熊夔讓他進位太師,他堅辭不就,此次隨征,他毫無興趣。但熊夔考慮兵進古巫國轄地,諸多巫家迷陣般的問題,如果沒有歸陽生這樣的飽學之士解答,殊無第二人選。何況,歸陽生本人也是一個資深的巫者。今日作為儲君的熊夔問起,他興趣頓時盎然:“說起來話長,衛士,你泡兩碗茶來。”

“願聽大夫教誨。”

“世人不識巫,有一個原因。因為要入巫門,首要的規矩是不能擅自向他人講解、傳授巫術,不能承認自己是巫教。這也是千百年來巫教一直神秘莫測的原因。要學巫術,必須拜師,學生提出入巫門的要求後,師傅還要上報再上一級,經本門其他人員考察後,才能入教。”

“這麼說入巫教,還有條件?”

“當然,而且很嚴。一是要年輕聰明,因為要當一個巫者,有大量的課程,天文地理曆史,醫卜星相等都要涉及;二是要為人正派,不能有酗酒睹博等惡習;三是要守口如瓶。”

“這麼嚴?難怪巫者個個都是些聰明人。”

“礙於教規,我不能說得詳細,我隻能給您作一些介紹,請莫見怪。”

“請歸大夫不吝賜教。”

“太子言重了。巫,是在上古時,夏朝中有一個大臣,人們叫他巫鹹,他天文地理,奇門遁甲,醫術藥性無所不曉,不過主要還是治病救人,是夏朝中的宮廷醫生,他發明了煉丹術。死後,朝廷把都城旁邊的一座山,一座城,以他的名字命名。古代的人很多沒有姓氏,他的後人就以巫為姓了。人們傳說他死後上天了,當了神仙,在天上去煉丹了。”

“他的後人繼承了他的這些本事,而且怕別人搶了他家的生意,都不外傳,日子過得頂好。但到了大禹的兒子啟當上帝王後,殺大臣殺多了,殺得巫家感到了恐懼,就舉族遷移,越過秦嶺,經陝西到了巫溪寧廠古鎮寶源山鹽場,寶源山有鹽,巫家不想走了,就呆在這裏。巫家祖傳的占星術和占卜術、醫藥術收到當地住岩洞的土著人歡迎,巫家很快就當上了本地老大,在這裏建立了巫載國,山叫成了巫山,水叫成了巫溪,巫家的學術在這裏得到了發展,正式形成了神秘悠遠的巫術,這樣在巫鹹之後的兒孫中連著出了九個大巫,也是九個巫王,他們是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加上巫鹹湊成了十巫。”

旁邊的公子賁問:“這個巫國活了多少年?怎麼沒見房屋和陵墓什麼的?”

歸陽生笑道:“那時候的人連銅器都少得可憐,大多數的人都住在岩洞裏,隻有國王和王室人員才能住在草房裏,那裏有什麼城郭房屋。陵墓,我們三峽地區洞穴多得數不勝數,我們現在連巫術都還搞不清楚,還想去找大巫王的墓穴,那是不可能的!”

“大夫說得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