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老將惜時拓南疆(1 / 3)

第十六章老將惜時拓南疆

北征巫溪,奪得寶鹽山鹽場,夔國少了北顧之憂,鎖住了巴國通向楚國的大門,又有了鹽場之利,夔國宮廷一片喜慶的氣氛。熊摯寫出奏表,並帶上繳獲的一些庸軍武器,派熊鞏向楚國王廷報喜。宣布全國大哺三日,出征眾將,在祭祀戰死將士後,作了平原十日飲。

夔國在熊摯探親回來後,進一步明確了以楚為師的治國安民方略,熊賜所賜的夷陵肥沃的土地所產糧食,保證了夔城和軍隊所需。

但這時楚國卻進入了多事之秋。熊渠晚年身體不適,為了拓展國家疆域,仍帶病出征,討伐不聽話的隨國,出征後,同隨國小有接觸,隨軍就敗退,熊渠指揮軍隊向隨國首都進軍。這天,進軍途中,熊渠覺得心裏有些鬱悶,從車上下來,坐在路邊一棵槿樹下歇息,久久不動,隨從呼喚不應時,發現他已逝世了。隨軍大臣商議後,封鎖大王死訊,仍然進軍隨都,與隨國定立了臣服楚國的城下之盟,然後遵盟約退軍。進入楚國境後,方才發喪,全軍大哭。隨征大臣回國後,按楚國慣例,立熊渠現長子熊康為君。

熊摯雖無意爭奪楚國王位,但他深知熊康病弱,擔心楚國國中有變,社稷不穩,楚國國力受損。遂調夔國左軍、中軍由公子賁、熊鞏、公子龍、公子蛟等夔國親貴大將統帶,駐紮於夷陵。

熊康繼位後(繼位後名熊伯康)不久病死了,他弟弟熊紅繼位,(繼位後名熊摯紅)不久也病死了,熊執疵繼位,改名熊延。熊摯知道小弟身體強健而多能,平時又重親情,當上國王,楚國安定了,就命公子賁帥中軍回都,仍留下熊鞏和左軍屯紮。

悠忽又是多年過去了,熊摯等輩年近花甲。這日左尹鄂黃工工正正寫了一奏本呈給大司馬隨弱,要求帶兵出征,為夔國開疆拓土。隨弱看了,先是覺得這老頭子靜極思動,頗為好笑,後猛然醒悟,感慨萬千,將本呈給夔君後,屈膝跪下,奏道:“臣和鄂黃少年追隨主公,情同手足,承主公宏才大誌,創建夔國,不過幾次小戰,卻得到了高位,榮華一生。老鄂明智,曉得我等時日不多,再不建功立業,老死將至,那時後悔莫及。請主公成全,讓我等再出征一次。”

熊摯不準:現下國泰民安,民豐物阜,何必勞師遠征。

那知隨弱、鄂黃出征之心頗堅,說夔國南邊,長江南岸,夔國勢力不足百裏,百裏以外,不知是什麼樣子,必要征伐。熊摯還是不準,拂袖退堂,拉著老魚克到河邊釣魚去了。

熊摯晚年,性耽清幽,小國事簡,樂得享受。他夏天在玉虛洞,與眾老臣下棋飲酒,冬愛釣魚。他的弟弟楚王執疵,給他專門打造了一艘釣魚船,船上被褥灶具,鍋爐碗筷,魚櫃酒罐,樣樣置備。熊摯釣到魚後,即命侍衛在船上烹飪,飲酒食魚,自得其樂。甚至時常宿在船上,累得魚姬擔心他受不得水上風寒,時時打發人來接他。魚克父子,鄂黃父子等也時常逗留在船上找樂。

隨弱、鄂黃追到船上懇請。熊摯不理,令釣魚船劃到香溪與長江交彙處,坐船舷釣魚,隨鄂二人苦求,甚至於跪在船艙。熊摯感動,眼望對岸青山,說道:“二賢弟出征,以過江三百裏為限,再不可孤軍深入,叫我思念。”

抬手撫摸一下頭上的白發,他又說:“叫蛟兒、鄂豹、隨力、魚平相助,大司馬隨弱為帥,左尹鄂黃副之,所帶軍兵任你們挑選,不過南邊山林叢密,煙嶂嵐霧橫行,糧草運輸怕會不濟,似以精兵為好。”

“謝夔君。”

隨弱和鄂黃領著一班小將,在歸陽生大夫的主持下,隆重的祭過夔國祖廟,然後率八百夔軍步軍出征。仍是先到巫城,略事休整後,全軍從巫城渡過長江,費盡氣力,翻越了巫山十二峰的南岸六峰,披荊斬棘,進入鄂西山區。這些地方是巴國國境的邊緣部分,海拔高,樹林茂密,許多地方是人類還未進入的原始森林,各種猛獸動物悠然林間。許多珍貴的動物,如巨蟒、白虎、白熊、白象時常出沒。人類還處在奴隸社會的前期,有的地方還是原始社會的後期,人跡罕至,距後來的夜郞國建立都還有好幾百年。零零星星散布在崇山峻嶺中的土著居民,以岩洞為主要的居住環境,以漁獵為主要的生存手段,獸皮草裙作衣,木棒竹箭是他們的武器,根本形不成抵抗力量。征伐中,夔軍發現了幾處可以屯墾之地,遂將一路捕獲的奴隸羈押於此,留下了軍士屯墾。後來軍士同當地的土著居民通婚,使這些地方的人口漸增,後來又吸收了其它族類的融合,最後形成了中華民族中的一些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