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玄隨手披了個外套就出了家門,叮!電梯來到了28層,又爬了半層樓梯,推開門,趴在樓頂的欄杆上,風呼嘯的從耳邊刮過。陳知玄盯著遠方天空的雲朵,思緒慢慢放空。
他前世小時候是長輩們口中聽話的好孩子,不吵不鬧也不挑食,他好像生而知之天生比別人聰慧,他從小就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所以不挑食,他也知道爺爺奶奶爸爸的錢賺的不容易,所以也不吵著要玩具。好像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直到後來——
後來他的父親給他找了個後媽,他還記得第一次見到那個後媽,他的父親問他:“兒砸,這個阿姨長的好看嘛?”
“嗯嗯,這個阿姨長的好好看啊。”兒童用稚嫩的聲音回答道
“那,讓她當你媽媽怎麼樣?以後你就有媽媽了,媽媽會帶你去吃好吃的,會帶你去遊樂場玩,好不好呀?”父親略帶蠱惑的問道。
“好呀!好呀!”孩童高興壞了以為終於有了母親。
後來諾言也確實實現了,他們吃了孩童夢寐以求的肯爺爺 ,他得到了那個想要很久的兒童玩具,是一隻可以變成番茄的螃蟹。
後來他們去了遊樂場,去了爬了山,去野炊,去放風箏,去郊遊。
短短一年的時間是他最開朗,最無憂無慮的時光。
再後來孩童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與後媽不再陪他了,但他的身上多了許多不曾見識的名牌衣物,可是他卻不曾開心。
再後來父親每周見不到一次,但父親買了房買了豪車,舊的車子眼都不眨就送了人。
可這樣的父親讓孩童感到陌生,他能感受到父親的懷抱不再溫暖寬厚,而是冰冷、陌生以及淡淡的防備。
陳知玄十一歲了,小學五年級,他的英語很不好,父親似乎恨鐵不成鋼,狠狠的揍了他一頓讓他從晚上站到天亮,奶奶不忍心見孩子受苦跟父親大吵了一架。
六年級陳知玄的學習還不錯除了英語其他都是中上等。可家裏卻似乎出了問題,父親不再回家每日與陳知玄一起住在奶奶家,後媽也漸漸沒了聯係,再後來時常會有人來敲門收款,似乎從那一刻開始陳知玄長大了。
上了初中之後,他漸漸的形單影單,走路時喜歡走在陰影裏,也不喜與人交流,漸漸的人們也開始孤立他覺得他是個怪人,但陳知玄不在乎,隻要他在乎的人在乎他,他就沒什麼在乎的。
可漸漸的他發現他錯了,他開始害怕與人交流,甚至害怕遇見人,是的他病了,他躲在家裏整日不出,奶奶知道他難受,每天打電話求班主任多批一天假,不要開除陳知玄,陳知玄就在隔壁聽著奶奶的哀求,他恨透了自己可沒辦法身體還是沒有好轉。
再後來他的父親病了,下不了床,陳知玄以為跟以前一樣去住兩天醫院就好了,當醫院的擔架來時,他躲在衣櫃裏不敢露頭,他害怕與陌生人交流,等他們上了救護車,陳知玄才藏在常青樹叢中,偷偷的看遠去的救護車尾燈,他在擔心但克服不了內心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