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百祖歸墳(1 / 3)

第一章百祖歸墳

公元426年,六月初六日,傍晚。

朔方甘肅隴上黃土丘陵。

甘肅隴上城池之外往北三十裏,有一片一望無際的茫茫黃土丘陵。丘陵一個又一個小山包像波浪一樣由南往北綿延開去,橫無際涯。使得整一幅無垠的丘陵顯得遼闊,空曠。平日裏起風之時,西北風刮起的聲響便如鬼魅一般呼嘯而過,使整片布滿小山包的丘陵顯得更加幽深可怖,雖然是四野一覽無遺,但這種空曠的感覺更讓人從心靈深處感到無窮的孤寂和淒冷;仿佛這一個個高不及丈的小山包都變成了鬼魂的墳地。因此,這塊丘陵黃土很少人在上麵走動。

然而,從很久很久以前,每年的這一天這個時候,這片丘陵地上都會出現一群人,這群人都會找到屬於他們的那塊低窪地,舉行著關係著整個家族興衰的祭祀。

跟以往每年的這一天傍晚一樣,今天傍晚,天氣也很好,沒有多大的風。這就讓族人更加相信是他們的祖宗在保佑他們順利地將祭祀大典舉行成功;因為在平常日子,這地方的六月十日有九日刮風。

夜幕剛剛降臨,這一片墳地就華燈初上了。燈當然是人點的,燃而這燈光的顏色並不是透過白紙燈籠的慘白色,而是熱鬧的紅色。點上了的紅燈籠用竹竿插在黃泥地上,把這一片土地照得多少增添了一點喜慶的氣氛。

這座埋葬著曆代祖宗的祖墳座西北、朝東南,既避風又擋雨,是這一帶地方上佳的墳位。而且還由家族長老出主意在西北龍頭位置築了屏障,更使這一片祖墳數百載物華天寶,變化不多。墳地是這一片丘陵最低窪的一處,然而經過數百載的滄桑,這片低窪的墳地卻越長越高,整個家族也隨著祖宗的墳頭逐年的高隆而發展得愈加龐大。族人將家族命運與這祖墳的保存聯係在一起,這便更加重視了對祖宗的祭祀了。而且他們這片墳地確實是有靈異之處,讓二十多代的子孫都蔭澤了他們的祖先的保佑。

一名披著老虎皮的年輕少婦,坐在丈夫帶來的毛氈上,毛氈便鋪在墳邊不遠的一處土墩上。後邊不遠就是先輩築的屏障,這裏朝南,是避風的最好位置。少婦是一號靚麗人物,臉形特征滿帶漢人的特質,秀眉、明眸、朱唇、瓜子臉、削肩,都是中原女子的特色,但此時的她卻是挺著一個大肚子,坐在丈夫身側。

丈夫是一名胡人,一個偉岸的漢子,魁梧強壯,濃眉髭須。他叉開雙腳站在妻子旁邊活像一個守護神。——這是他的家族,他的祖墳。他是一個朔方的少數民族的子民,他的國家名叫“柔然”。他的妻子來自柔然國南邊的大國“北魏”,她是一個兩國和親的女子,名叫崔戀,是當今北魏名宰相崔浩的女兒,一個標致的美女,一名標致的漢人。

他們夫妻都是龍鳳之中的人物,丈夫是柔然國的統帥大將軍,家族子弟都如同他一樣在朝廷任官,這個家族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家族。是以,“人傑地靈”也就把祖墳和家族裏所有的人聯係在一起。

因為家族裏的其他成員有些還沒有來到。因此先來的人都各持一杆燈籠,找塊地方插上,在祖墳邊上或坐或站地瞻仰著祖墳的神韻,心中默默地祈禱著,雖然一家男女老少相處和睦,但此時此刻,大家都沒有出聲。

崔戀聰明賢惠,剛嫁入目家不足一年,便完全學曉了柔然國的語言,其時柔然還沒有正統的文字記載。二人此刻正在說著胡話。

崔戀道:“郎君,不知為什麼,今天我隱隱感到會發生什麼似的,心情特別焦躁,有點心神不安。”

丈夫目腱說道:“你腹中胎兒快要出世了,容易產生不安的情緒;今晚的祭祀大典族內所有人都要參加。我的孩子就要出世了,我就帶你來,讓它也沾沾祖宗的光。你多穿點衣服,別撞了風。”

目腱是個粗人,並不體察到妻子的情緒,依舊虔誠地默首祈禱,跟族裏其他人形成了一種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仿佛真能感動神明一般,讓崔戀在恍惚的心神不定中,多少感到一些安慰。

崔戀望著圍在祖墳四周的親戚,見他們都鄭重其事地低首祈祝,亦不願再破壞環境,自個兒感受著這一座充滿神秘色彩的祖墳。

這個時候,祖墳地上的燈籠隨著族裏人陸續到來而掛得越來越多,墳地上的光明也多了起來,雖是入夜,但墳地上紅光荏苒,如同又回到了略帶紅霞的一個永恒的傍晚時分。這也給大家在陰森的墳地上帶來一種光明的溫暖。雖然整個家族四十來人都沒有出聲,但依然掩飾不了族裏人反映出來的淒傷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