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話的是個三十多歲的男子,穿一身青色袍子,大約是個京朝官——也隻能是個京朝官。
能起得這麽早的,除了他們趕早市做生意的商販,還有這些大宋公務員。
林稚道:“八文一個。”這是最基礎的雞蛋加生菜組合。
他想好了,若是以後攢夠了本錢,再添置些豬肉腸、雞排雞柳、裏脊火腿、藕夾等小料,一並卷到餅裏去,按照用料不同分門別類收錢。
青袍男子挑了挑眉,似乎覺得餅的價格有些出人意料的便宜,當即道:“給我來三個。”
人生第一次出攤就遇到大生意,林稚很是高興,動作利落地煎好另外兩個,一並遞給對方,“您慢走。”因著所有食材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並未耽擱太多時間。
不過嘛,慢是慢不下來的。那男子衝他匆匆一點頭,麻利地翻身上馬,一手抓著雞蛋灌餅往嘴裏送,一手抓著韁繩往前趕路——這是起得晚了,怕耽誤上朝。
見識到傳說中的臨安一景,林稚笑著搖搖頭,低頭拿小鏟子鏟淨碳爐上殘留的餅渣碎屑,餘光無意一掃,卻見有個大漢站在身旁,不知已經盯著他看了多久。
大漢,還是個彪形大漢,膚色黝黑,和他昨日聯想到的不良室友一模一樣。
再扭頭一看,發現那大漢旁邊還擺著一口油鍋,裏麵正咕嘟咕嘟炸著油餅。
原來是同行。
光天化日之下,沒什麽好害怕的,林稚問道:“這位郎君,可是有什麽事?”
“哦,沒什麽事。”大漢竟意外地好說話,“你是新來的吧?以前從來沒見過你——我活了這麽大,剛剛那張餅的做法,卻是見所未見。”
林稚笑了笑,“那我再給您做一張。”
大漢聞言連連擺手:“不用不用……”
林稚卻已把餅下了鍋。大漢見狀,隻好受寵若驚又充滿期待地在一旁看著。
沒過多久,林稚便把餅塞給了他,“郎君且嚐嚐看。”
大漢約莫四十多歲,早已過了“郎君”的年紀,被林稚喊得有點不好意思,“別這麽客氣,咱們挨著做生意便是鄰居,我姓胡,你就叫我……”
“胡大哥。”林稚微笑接道。
大漢被這聲胡大哥喊得心花怒放,心道這孩子真是嘴甜,眉開眼笑道:“就叫胡大哥!”
接過林稚遞來的雞蛋灌餅,胡大郎咬下一口,眼睛一亮。
餅皮酥脆柔韌,裏麵的雞蛋放了蔥花和胡椒粉調味,軟嫩可口,茱萸辣醬鮮辣清爽,就連卷著的那片生菜都脆生生的鮮嫩水靈,真真是好吃極了。
胡大郎性格豪放,並不眼紅林稚日後可能會搶了自己生意,大剌剌道:“好吃,好吃!你這餅一定能賣個好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