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李通(1 / 2)

震天的鼓聲響起,楊毅縱馬提槍,一馬當先就衝入敵陣中,和昨晚唯唯諾諾,猶豫不決的他相比完全判若兩人。

說他藝高人膽大也好,不怕死也罷,作為義兵統領,身先士卒,確實讓已經提升起來的士氣在此攀升了一截。

一個晚上的殺戮已經讓他麻木,恐懼與害怕在戰場上隻能被拋棄,殺了一個晚上的人,楊毅已經不是昨晚那見到死人就趴在地上吐的楊毅了。

“反賊張曼成出來受死!”

一直保護在楊毅身旁的魏延,見楊毅衝出去後,早就盯著張曼成的他丟下楊毅,朝著黃巾主帥的位子殺去。

隨著兩軍的混戰,戰場在此變得混亂起來。

軍心可用,士氣高漲,不在像昨晚那樣的黑燈瞎火很好的彌補了經驗不足的缺陷,義兵們仗著人多欺負人少,隨處都可以見到義兵們幾個圍攻一個黃巾賊的現象。

夜晚雖然不能阻礙楊毅的視線,但是顯然白晝能讓他更直觀的了解戰場,也更深刻的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

當一個義兵手中的長槍穿透一個黃巾賊的心髒的時候,另一把黃巾賊的長槍就會在他正為殺死一個敵兵高興的情況下奪走他的生命。

魏延與黃忠所領導的小集團仍然是戰場的焦點,兩人就跟大殺器一樣,黃巾根本無法接近他們,魏延的長斧每揮動一下,必定帶走一條生命,黃忠的赤血寶刀橫砍時帶走的就不隻是一條生命,而是想擊殺他的數條人命。

跟隨者他們的義兵就如同一把尖刀一樣,朝著張曼成所在的位子慢慢的逼近。

楊毅很好的體會了一次當高手的感覺,一柄製式長槍舞得寒星點點,銀光皪皪,一紮、一刺、一撻、一抨、一纏、一圈、一攔,雖然不會槍法,但是對付不通武學的普通士兵,懂得槍法的基本運用就已經足夠了。

“常山趙子龍是不是就因為用槍才能單騎闖曹營,而沒有受一點傷呢?”楊毅已經有些喜歡上了槍,防禦與進攻兼備,騎而馳突,奮疾如飛,黃巾賊向他砍來的每一刀都在一抨、一纏,一攔之下消失於無形,每一紮、一刺就能取走一條生命,頗有進不可擋,速不能及的感覺。

“人在馬上殺敵,借助馬的衝力,力量的加成,遠不是平常所能比的,一個平常一擊隻有五百斤力道的暗勁高手,借助馬匹衝鋒之力力道整整翻了一倍,就算衝勢停止,人在馬上居高臨下,你打的到別人,別人卻打不到你,好馬還會出蹄傷人。難怪一匹名馬那麼值錢。”看到幾個黃巾賊因為他在馬匹上刺來的長槍短了些沒有傷到他時,楊毅對馬匹的認知再次翻新。

雖然士氣高漲,更兼有黃忠魏延的大殺器,人數還是黃巾賊的一倍,但也僅指於能與張曼成成所率領的宛城最精銳的黃巾戰力持平而已。

張曼成領導的黃巾兵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板,經驗吩咐,就算在氣勢人數都不如楊毅所率領的義兵的情況下依然占著戰場的主動性,義兵們雖然多為二打一,但是大多是兩個打一個都打不過,唯獨黃忠與魏延兩尊大殺器很好的平衡了這一劣勢,但是卻不能成為壓垮張曼成的最後一隻稻草,戰場的形式隻是膠著,兩把的傷亡都在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