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國東升第九十六章抗擴大的歐洲戰事
路易十四派出的特使很快給他傳回了不好的消息,大明拒絕取消與荷蘭的軍火交易,法國人空手套白狼,想憑著兩國的友誼就讓大明放棄數百萬兩銀子的交易,根本是不可能之事。
路易十四得到消息後,並沒有再生氣,他把希望寄托在查理二世出動艦隊攔載之上,不過,法國駐英使節給路易十四傳回來的消息卻讓他沮喪無比,查理二世的權利比他這這個法國國王的多,沒有議會批準,英國艦隊根本出不了港,等到英國議會批準,運送軍火的船隻恐怕早已經回到荷蘭。
兩條路都沒有走通,尤其是後一條路本來是極為有把握之事,卻因為議會的原因無法進行,路易十四對英國議會恨之入骨,堅定的認為議會隻會成為國家的絆腳石 。這讓他東方的君主製度十分向往,雖然他喊出了“朕即國家”的口號,但他知道,自己的權力其實無法和東方君主權利相比,東方君主出口成憲,這才是無上的權利。
路易十四再次招聚大臣們商討戰事時,氣氛比上次凝重了許多,他們已得到大明賣給荷蘭人的軍火清單,整整五萬支火槍,還有一百多門大炮,彈藥更是無數,可以想像,如果等到裝備大明火器的荷蘭土兵訓練完畢,會給法**隊帶來多**煩。
“尊敬的國王陛下,我想我們不能拖延時間了,我們必須馬上動攻擊。”孔代親王先言道。
“可是我們還沒有準備好,武器、彈藥、糧食正在運送,前線的部隊也不多。”柯爾伯反對道。
“我們沒有準備好,荷蘭人更沒有準備好,一旦等到我們準備完畢,荷蘭新成立的大軍恐怕也訓練好了,這批軍火隻是荷蘭人購買的第一批,等到我們準備好時,知道荷蘭人會購買多少武器?”
“我們的人口是荷蘭的四倍,國土是他的十幾倍。荷蘭可以買武器,他的人力,資源又如何能和我們相比?隻要我們準備好了,荷蘭人買再多的武器又有何用?”
“荷蘭並非沒有援軍,時間越久,荷蘭與他國結盟的可能性就越大,到時候我們會更被動。”
……
誰也沒想到,柯爾伯很快與孔代親王生激烈的爭吵,作為財政大臣,柯爾伯喜歡一切按計劃進行的事務,討厭途生的變故,因為這會讓他原先製訂的財政支出計劃成為廢紙,不得不重新設計新的財政計劃。
孔代親王作為一名傑出的將領,更加注重隨機應變,在他輝煌的軍事生涯,因為打破常規取得勝利的戰役多不勝數,他第一次指揮大規模戰役時隻有二十二歲,當時西班牙總督梅洛斯元帥率軍2萬7千人圍攻法軍洛克羅伊要塞,孔代奉命離2萬3千士兵解圍,當孔代快要到達目的地時,現一片森林阻擋了道路,而對麵就是西班牙軍隊。
由於當時火槍射程太近,準頭太差,歐洲軍事有一條不成的禁律,就是不能在林間作戰,因為林間軍隊無法保持陣線,自然也無法射擊。
如果繞過這片森林,則會耽擱很多時間,要塞恐怕要被西班牙人攻克,年輕的孔代親王根本不在乎穿越森林的禁律,他毫不猶豫的下令隊伍穿過森林。
現法軍穿越森林時,經驗豐富的西班牙統帥梅洛斯同樣不敢在森林作戰,他自持兵力比法國多,而且自己的士兵訓練有素,又怕法國人一旦現自己大軍等候在森林外圍,法國人會縮回森林不出來,幹脆讓出一塊空地等候法軍到來。
梅洛斯這個決定讓他付出慘重的代價,孔代率軍毫無困難地越過森林,在平原上紮營。第二雙方交戰,法軍取得大勝,西班牙九千人死亡,七千人被俘,主帥梅洛斯也死於戰場,洛克羅伊要塞之圍遂解,孔代從此成為聲名雀起的一代名將。
柯爾伯、孔代兩人著眼點完全不同,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他們之間產生分歧自然難免。
“兩位都是帝國重臣,吵吵鬧鬧成何體統?”路易十四聽得頭大,在旁邊大聲道。聽到國王的話,兩人總算閉嘴,隻是眼神卻絲毫不示弱,各自瞪著對方。
看到兩人互不服氣的眼神,路易十四迅作出決定,向柯爾伯道:“閣下,戰爭總是有各種意外產生,我們不能象商業一樣,給戰爭也製定出各種法律條,你恐怕需要重新做出一份財政收支計劃了。”
太陽王如此,等於支持孔代親王的建議,柯爾伯隻得欠了欠身,無奈的道:“國王陛下,我盡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