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黑色黃金(2 / 2)

這些人當然不是來打井的,而是來尋找石油,眼下大明已經啟動了內燃機的研究,雖然一時半刻不會成功,隻是對於石油卻不能不先作準備,即使機器暫時用不到,石油也不是無用之物,石油的用途很多,除了用於內燃機外,最大的用途就是用來照明。

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煤油,無疑是一種廉價,易普及,用來替代燈油的絕佳物品,早期的石油冶煉甚至出現過隻收集煤油,而將汽油等白白浪費的情景。

以大明現在的科技實力,發電機,燈泡的發明是遲早之事,隻是既使有了電燈,要想普及卻需要一段很長時間,後世的中國甚至直到二千年之後才做到村村通電,算是徹底告別了煤油燈。

在電燈還無法普及的時代,煤油對於普通老百姓無疑極有很大的意義,有了廉價的煤油,百姓夜晚活動的時間會延長很多,不必因為怕浪費燈油,早早上床睡覺。

陝西的油田與東北、中原、江蘇等地的油田相比隻能算是油田,隻是卻是埋藏最淺的油田,而且數百年前就出現了自流,對於眼下技術來,無疑是最易開采的油田。

隻是雖然如此,真正開采起來依然不是易事,整個隊伍耗在野地兩個多月,連續挖了六口井,每口井都在百米以上,還是沒有見到石油,讓帶隊的唐月川急得嘴唇都要起火。

唐月川是皇家科技院的副教授,剛剛三十出頭,家境貧寒,若不是官學大興,他是沒有機會讀書的,更別成為一個待遇豐厚,令人尊敬的科技院副教授。

這次來到延長找石油,據是皇帝陛下親自下達的任務,唐月川信心十足,如論如何也要完成陛下的任務。

這是工作隊打的第七口井了,若是還不見到油,唐月川幾乎懷疑這個地方根本就沒油,可是這個地方明明有有產油的痕跡,怎麼就打不到呢。

一筐筐的泥土被轟鳴的蒸汽機帶了上來,每一筐泥土出來,唐月川就要查看一下,隻是泥土的顏色總是讓他失望不已。

“唐博士,八十米了。”他的一名助手孫大生提醒道。

“知道了。”唐月川有氣無力的回了一聲,也不知是誰提的建議,這裏的油田最多隻要打到百米就可以,早知道,前麵六口井打深一點,不定現在已經出油。

如果這口井打到一百米不出油,自己一定一直打下去,直到二百米為止,我就不信,明明地上流出了油,油井會打不出來,唐月川發恨的道。

唐月川此時自然不知道,後世為了尋找油田,莫是一兩百米,數千米的深井比比皆是,即使如此,依然有可能因為井太淺而錯過油田。

“嗚嗚”一種劃破空氣的聲音夾雜在蒸汽機的轟鳴聲中傳了過來。

“這是什麼聲音?”唐月川向井口看去。

仿佛是一條黑龍突然從井口竄了出來,黑龍衝向半空,變成黑色的雨滴落了下來,將井口正在工作的數十人全部澆了一個通透。

孫大生伸手接了一下,看到手中黑呼呼的一片,忍不住跳了起來:“是油,我們找到石油了。”

“找到石油了。”其餘人也跟著大嚷,誰也沒有理會身上澆著的石油,學著孫大生的模樣又蹦又跳,發泄出心中的興奮,二個月在野外風餐露宿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果然不需要打一百米。”唐月川心中大為震驚,對於提出這個建議的人委實佩服萬分。

延長打出石油的消息通過電報傳到後方,馬上成為報紙上的熱門,對於石油的作用,大多數百姓並不知曉,隻是卻不妨礙他們對於新鮮事務的關心,尤其這個石油是由皇家科技院教授親自帶隊尋找出來。

自從專利法頒布後,皇家科技院儼然成為報紙的寵兒,每一項能產生重大利益的發明都能引起轟動,這次石油雖然不是什麼發明,可是超過絕大多數發明對百姓的作用,借著這次機會,科技院幹脆給百姓來了一場石油基本知識的普及課,刊登在報紙上,了解到石油可以代替燈油成為普通百姓的照明物時,報紙已經將石油稱呼為黑色黃金。

…………………………

月底了,求一下月票,比起以前,落後好多啊,沒有月票的書友也請投一下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