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帝國東升第一百零六章驚鴻一現
如今皇帝的車駕一離開,那些大了一筆的商人生意又要回落到從前,自然是如同錢屠戶一樣,希望皇帝住在紫禁城越久越好,而更多的普通人,隻是出於對皇帝的尊敬,希望皇帝能長住在北京。
不管北京城的居民是否願意,皇帝的車駕還是離北京城越來越遠,直到消失不見。
坐在馬車上,皇帝更有機會仔細打量著道路兩旁的景色,從城出來,隻見官道兩旁全是剛收割完畢的農田,隻有不遠的大山還顯得鬱鬱蔥蔥,生長著茂盛的林木。
大明立都於北京二百多年,周邊的平原地區基本開,滿人的圈地運動曾經使得周圍的土地荒蕪過數年,如今早已全部重新開。
國太大了,任何一個城市一旦作為都城,都會給周邊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繁華一時後,換來的最終是衰落,長安、洛陽、開封莫不如此,如果北京繼續為都幾百年,恐怕山的林木也不能保留。
有了火車和電報,都城的地理位置已不象原來那麼重要,反倒人口承載能力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從這一點上看,南京比北京無疑更有優勢,更不用在開海洋方麵,南京遠比北京便利,這也是王福一直沒有重新將北京定為都城的原因。
撫寧縣東北七十餘裏處,一陣噠噠的馬蹄聲打破了山野的寧靜,數十名騎士出現在荒野。
“皇上,前麵就是一片石了。”一名騎士向前指了指,對間一名年約五旬的老者道。
這名老者正是弘光帝,皇帝的真實年齡已是六十五歲,因為保養得宜,望著依然象五旬之人,騎在馬上,絲毫不顯老態。
皇帝的車駕一直在官道前行,已接近山海關,誰也沒有想到,皇帝本人卻僅帶著數十名隨從,輕衣便服,來到了昔日滿清與農民軍交戰的場所。
“哦。”皇帝抬頭向前望去,一陣蜿蜒的長城出現在前麵,長城上,可以看到數座已經荒廢已久的關城,皇帝指了指其一座關城道:“走,咱們上那裏看看。”
“遵旨。”
“噠、噠、噠。”的馬蹄聲再次響起,一行人很快登上皇帝所指的關城,這個關城被壘成一個圓台,全部用條石青磚合築,高九米有餘,山頂上,一顆青鬆從青磚的縫隙撥然而立,看樹齡至少有十餘年的曆史。
一片石大戰後,無論是女真人還是大明,都不在視這裏為重要的關隘,而通往關外的道路也離這裏有數十裏之遠,三十年過去,昔日的戰場已經成為荒野。
站在這個圓台上,遠處情景一攬無餘,圓台的下方就是一片開闊之地,地上長滿了荒草,荒草之,隱約可見鏽跡斑斑的兵器和白骨。再遠方,就是青山障障,足可以隱藏十萬人馬。
這座關城,自從建立後不知抵擋了多少次蒙古人和女真人的襲擊,城牆處,到處是刀,劍刻劃的痕跡,殷紅的鮮血滲透進了城牆,將青磚染成了黑色。
看著前麵的荒野,王福仿佛看到二十八年前,那場十數萬大軍相互絞殺的情景,那是一場決定著億萬人命運的戰役,正當農民軍與吳三桂的軍隊纏戰不休時,養精蓄銳的女真人從山呼嘯而出,輕易將疲憊的農民軍擊敗,由於關城的阻礙,已經失敗的農民軍卻找不出退路,隻得一一慘死在女真人刀箭之下。
或許當時李自成就是站在這座關城上指揮作戰,親眼目睹了自己所率精銳如豬狗般被女真人殺死,在這位亂世梟雄心留下女真人不可戰勝的念頭,隻得匆匆撤出京城,空有數省之地,數十萬兵力,卻沒有勇氣再與女真人交戰。
前世的記憶一一從心淌過,對於現在的皇帝來,以前的記憶更象一場數百年的夢境,正是這場夢境使得大明沒有遭到夢裏一樣的命運。
“為何要生於帝王家?”這是崇禎舉劍砍向自己女兒出的哀嗚,想想當初自己剛登位時的戰戰兢兢,王福不由感慨無比。
“楊林,你朕這個皇帝合格嗎?”
楊林聽得大訝,偷偷看了看皇帝臉色,見到皇帝臉上平和,壯著膽子道:“皇上為何為如此問?如果皇上不合格,那千古以來,又有哪個皇帝敢合格?”
“是啊,古今多少皇帝,真正能做到合格的又有幾個?”皇帝的聲音低不可聞,更象是自言自語,楊林雖然聽得清楚,卻不敢再接話,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