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生入掖庭,蔬食而役者十八年(1 / 2)

天邊的霞光逐漸褪去,夜幕降臨,長安城的燈火漸次點亮。

在皇城的深處,掖庭宮的朱紅大門,在昏黃的月光下顯得格外陰森與沉重。

我帶著兒媳張高氏,在看管女官和太監的帶領下,終於走到了掖庭宮的門口。

三娘和我一樣,心中充滿了忐忑與不安,戰戰兢兢地偷偷抬頭,看著門漆有一塊些脫落的掖庭大門。

掖庭,是宮內下層集中的區域,宮門上油漆脫落了,自然也沒人會在意。

畢竟,武後、貴人和紅人們,是不會來掖庭這種地方的。

掖庭,可以說就是皇宮裏的貧民窟。

掖庭位於太極宮,是宮女們居住之所,也掌管著宮人的簿籍等事務。

同時,一些犯官的女眷也可能被沒入掖庭,所以掖庭還承擔著一定的宮廷雜務和服務職能。

等到我和三娘住久了,摸熟了掖庭的布局和路線,才知道掖庭大致分為三個區域。

中部是宮女居住區,北部為太倉,是我們這些犯官女眷的集中區域,西南部則是內侍省所在地。

內侍省是宦官的管理機構,掌管宮中的大小事務,比如“內侍奉,宣製令”等。

掖庭雖然名義上帶有一定的監獄性質,但實際上,宮女們在這裏有機會學習才藝,甚至有可能因為才華出眾而得到重用。

“張韋氏、張高氏,這裏就是掖庭了。”

“你們倆到那邊的太倉區去,從此,你們倆是蔬食所的雜役。”

一直在前頭帶路的老宦官,彎著腰,抬著白眉毛下的昏花老眼,用尖利的嗓音,伸著手指指著一個方向。

老宦官已經衰老了,他走都不高興走,讓我們倆自己過去。

我看著戰戰兢兢的三娘,像一隻受驚的小母雞一樣,緊緊地貼在我身邊,拽著我的裙帶。

我心裏清楚,三娘此刻心中,肯定充滿了恐懼與絕望。

因為三娘不知道,未來將會麵臨怎樣的生活,也不知道我們是否還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

“可憐的孩子,也是嚇壞了。”

我用力捏了捏她的手,想要把我的鼓勵傳給她。

此時我還不知道張家男丁已經全部過世的消息,特別是對我的韋生,還帶著一絲希望。

我要為我的韋生,保護好他的媳婦兒。

原本的我,是富裕人家的主母,兒媳高三娘,原本也是溫婉賢淑的女子,我們本都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周興的誣告,楚金的革職,張家滿門遭遇的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們這些普通的官家女子也卷入了這場風波。

官家女子注定是妻隨夫榮,妻隨夫損的。

丈夫得勢,在人前顯耀的時候,我們是受人尊重的官太太,沒有人敢正視我們。

丈夫失勢,被流放、被發配、被革職,我們就成了賤民,人人都可以踩上那麼一腳,罵上那麼兩句,即使那些人本和我們無冤無仇。

我知道,這些人不過是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滿,他們嫉妒所有有權勢的人。

而在位的權臣,他們是不敢去欺負的,隻能把心中的火氣,發泄在我們這種毫無反抗之力的弱女子身上。

我們走到太倉區的柵欄門口,我高聲喚了好幾聲後,柵欄門才緩緩打開。

我和三娘被兩個麵無表情、裙上帶泥的中年宮女帶了進去。

太倉區裏的一切,對我和三娘都顯得那麼陌生與冷酷,我們被安排在一間簡陋的房間裏,開始了在掖庭的勞作生涯。

清晨,雞鳴剛剛響起,我和高三娘就被喚醒。

我知道,喚我們的宮人,是要我們開始一天的勞作。

我們被分配到蔬菜園裏,負責種植和管理各種蔬菜。

雖然勞作辛苦,雖然我們婆媳二人從來沒有犁過田、沒有澆過糞、沒有擔過水,但我卻從不抱怨。

三娘在我的鼓勵下,也逐漸適應了這裏的生活,開始學習如何種植蔬菜,如何管理果園。

我知道三娘那雙曾經嬌嫩如玉蔥的雙手,逐漸變得粗糙,變得有力。

三娘嬌嬌弱弱,不敢直視生人的眼神,卻越來越堅定,無畏。

在掖庭中,我和高三娘遇到過各種人物。

有些監工苛刻無情,對我們動輒打罵,而有些宮女則心地善良,在我們困難時伸出援手。

我憑借著自己吃苦和豁達,一次次化解了掖庭內被排擠欺壓危機,贏得了太倉區同伴的尊重和信任。

在太倉區種過蔬食後,我才知道,每天在飯桌上吃到的菜食有多麼難得,多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