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聶營鎮(1 / 2)

顧成海和王三、梁指揮使以及李鉞四人一道趁夜朝著聶營鎮進發。他們逃走得實在太過匆忙,除了李鉞穿的是普通百姓的布衫之外,顧成海、王三和梁指揮使都是一身軍中的服色,看上去十分紮眼,因此隻敢揀最荒僻的小路走,等到到達聶營鎮時,已經是兩天之後。

這兩天中,顧成海心中時時想起那個名叫謝青鸞的汴京名妓,一路上不免想入非非,想隻要自己日後發了財,就去找她。讓她陪上這麼十天半個月的,來大宋朝一趟簡直就他娘的死而無憾了。

他想到了這裏,簡直嘴裏都要流出口水來,幾次三番差點栽下馬,多虧了梁指揮使屢次及時將他扶穩,卻也沒少對著他大翻白眼,顯然對他肚子裏的花花腸子十分了然。

李鉞似乎幾次都用疑惑的眼光看向顧成海,顯然是想問他重耳閣的事情,不過可能是顧忌梁指揮使在場,都沒有開口。

他們這一路上因為盡是走小路,倒也沒有跟追他們的兵士遇上,甚至不知道雁門關中的人到底有沒有出來追他們這幾個同時逃跑的低級兵將。梁指揮使有些樂觀地估計,因自己裝神弄鬼的計策實行得甚好,說不定這兩三日夜裏陸陸續續都有逃跑的兵士,刺史大人上要應付京中來的大人,下要對付逃跑的兵將,定然分身乏術。再說隻要出得雁門關的兵營,四麵八方都是路,從何追起呢。因此四個人都稍稍放鬆了戒心。路過一戶農家時,梁指揮使用幾貫錢死乞白賴地換來了幾身舊衣衫,將顧成海等人身上士兵的衫子換掉,四人這才賊眉鼠眼地摸到了聶營鎮。

這個鎮子算是雁門關附近的一個大鎮,人口不算少,店鋪食肆亦有許多,雖然比不上汴京等地的繁華昌盛,卻也算是個十分熱鬧的村鎮了。四個人到了聶營鎮的鎮口,先停下來齊齊擦了把汗:他們這四個人中,有兩個逃兵,一個逃跑的指揮使,還有一個朝廷欽犯,角色豐富,把兵營中的死罪幾乎占了個遍。僥天之幸,終於到了這聶營鎮中,隻要順利人不知鬼不覺地找到李鉞那個故交家中去,就算是暫時安全了。

經過整整兩日奔波,四人除了在一個農家吃過一頓稀粥之外,基本上粒米未進。除了李鉞是曾經帶兵打仗的人,還沒有什麼異樣之外,另外三個人都已經精疲力盡滿麵風塵,困倦到了極點。一進入鎮子裏,看看正是午時,就匆匆地奔到了一個食肆中,坐下來要了四大碗麵。

王三一路上都沒有怎麼說話,等麵條來了,希裏呼嚕地吃掉自己那一碗麵,歇了一會兒,忽然低聲說:“咦,那邊那些人是在看什麼?”

顧成海、李鉞和梁指揮使三個人應聲朝那邊望去,隻見一群村民圍住了一片土牆指指點點,卻不知道在議論什麼。李鉞和梁指揮使對視了一眼,梁指揮使便慢慢走過去,擠進人群中,看了片刻,從牆上撕下了一片紙來,揣了回來。那牆上密密麻麻地貼滿了一溜兒布告,有好幾張都被好事者撕走了,梁指揮使揭下其中的一張來,倒也沒有人理會。

隻是他一步一步地走回來的時候,麵色明顯有些發灰,腦門兒上還隱隱帶汗。李鉞和顧成海、王三互相看了看,都有些不安。顧成海和梁指揮使交情最深,看著他走近了,便開口低聲問道:“梁大哥,那土牆上貼的是什麼?”

梁指揮使苦笑了一聲,將手中捏著的一個淡黃色的紙團撫平了朝木桌上一拍,低聲道:“……是代州官府前一日發的海捕文書。咱們的罪名,可大了去了。”

顧成海湊過去一看,不由得冷汗直冒,繼而又有些無語。

那紙顯然是才從土牆上揭下來的,背麵還沾滿了磚粉灰泥,紙上用毛筆寥寥畫著四個人的小幅畫像,看樣子依稀是李鉞、梁指揮使、王三和他顧成海本人。畫像上方注明,代州官府頒布文書捉拿此四名欽犯,但凡有人能抓到此四人中的一人者,得六百貫;能一起抓獲四人者,賞銀三千貫。

顧成海心髒撲騰了一下,覺得自己來大宋朝之後真是混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連違背世間定律的穿越者也沒有幾個混成這樣的,登時覺得有些鬱悶。再仔細看了看那幾幅畫像,又有些哭笑不得。

這畫像的質量真心有點……藝術加工。

其實想也能想得到,這樣的畫像必然是在兵士逃跑之後,官府才讓畫師根據其他士兵的描述繪成的,所謂千人千麵,再加上顧成海和王三不外乎是兩個最低等的廂軍軍士,於是必然有人說臉方,有人說臉圓,有人說眉毛濃得嚇死人,有人幹脆說此人眉毛倒掛,看上去就是副賊兮兮的樣子。造成的後果就是,此時畫像中的“顧成海”眼露凶光,頭發和胡子劍弩拔張,看上去渾然是個不要命的主兒,卻跟顧成海本人隻有一兩分相似;而王三的畫像倒是有些平日裏撅著眉毛的愁苦勁兒,隻是看上去幾乎有點鬥雞眼,隻有三分神似;梁指揮使被畫成了一個扁圓臉,隻有下巴上長須飄飄算是像了十足十,可是整體來辨認還是有些難度的。他們三人的畫像其實都不打緊,唯獨李鉞那幅畫像畫得非常傳神,想來是那些見過他的將軍們描繪的,有七八分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