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番外(1 / 2)

小華華在三歲的時候生了一場病。那時正值三月,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院牆內外,皆是好時節。

桑榆看著懷中的孩子,滿眼心疼。自從做了母親以來,隻要關於孩子的一切分外上心,如今孩子生了病,她徹夜難眠。

晚間席述抱著她,安慰說孩子沒事,一切都會好的。

她依靠在他懷裏,那一霎許多情緒翻湧上來,以前,現在,當下,她聲音都帶了些哭腔。她問席述自己是不是太過傷春悲秋?做了媽媽後,她總是這樣,自己都意識到自己情緒的變化。

那是情緒波動。

席述是個性格溫和的人,始終不停的安慰著自己的妻子。他是個很好的愛人,是個負責的丈夫,也是個溫柔的爸爸。

過了很久,桑榆仰頭看他,輕聲說她明日要去寺裏,給孩子祈福。

席述說好。

宜濱的春日天氣算是和煦。

今日,桑榆特意穿了身旗袍,用發簪將頭發挽起,溫柔得體。兩人在普照寺山腳下車,步行上山。

這個寺廟,在好幾年前她來過幾次,那時候,每次來都是因為席述。這次,為了他們的孩子。是還願,也是在祈福。

席述拉著桑榆的手朝山上的寺廟走去,兩人並肩而行。一路上,人都很多。這個寺廟幾乎每天都是這麼多人,還沒進門便能想到其盛景。

曾經,桑榆年年來一次。那時她擠在人群中,隻為尋得片刻寧靜。

到了寺外,便可看到裏麵人山人海。入口處站的有人在遞香,兩人接過朝著佛殿往裏走。熙熙攘攘的香客,蓮花幡迎風而飛,大風揚起大雄寶殿前寶鼎裏的紅紙和香灰,像是許多破碎的宏願彌散在空中。

一些香客在行禮叩首。

從殿外看,佛堂裏總是暗的,長明燈燃不盡醺晦,兩側燭火照亮幔帳,有僧侶立在門沿,漠視香客下叩。

往裏走,內堂中,設有桌子和蒲團,筆墨紙硯,有香客在抄寫佛經。靠門一側,坐著一名老和尚,桌前擺有香紙和祈願符。

些許香客在詢問解疑。

寺內彌漫的是煙火味,鍾樓裏放著大悲咒,越往裏人越密集。

兩人走進去,殿宇大,蒲團擺地整整齊齊。四周往上階梯式上設有萬千佛像金身,往上仰視,形態各異的佛像朝下睥睨著眾生,威嚴肅穆之感。

桑榆跪上蒲團,祈福叩首。

遠處的有僧眾念經傳來,桑榆俯身叩在地上,隻求心中所願。

來往的人聲隱沒在佛樂中,片刻之後,桑榆回頭,沒尋到席述的身影。

她尋出殿外,望著外麵茫茫人海,目光有些呆愣。寺內角音纏綿,她立於人潮中,終於,在東邊觀音殿尋得他。

他站在殿門口,和僧侶攀談。那升起的煙霧彌漫開,遠遠望去,他置身其中。

席述注意到她的視線,拜別僧侶,三步並作兩步走來,牽著她的手拉到一旁,“好了?”

“好了。”

不知為何,桑榆鼻尖一酸。

“孩子會沒事的。”

席述攬住她,替她將碎發別到耳後,語氣溫柔肯定,“沒事的。”

他拉著她的手穿過人群。

下午的陽光,透過西邊鍾樓打在桑榆手上,那串菩提子,反射出一抹光。

後來,孩子的病果真就好了,席述說是孩子底子好才好的快。但桑榆始終認為,是她去寺裏祈願的原因。

以前她為席述而信佛,現在為了孩子依舊是。這兩個都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割舍不開,也容不得他們受一點傷害。

小華華越長大,越和席述像,那是骨子裏就透著她父親的那股皮勁,活潑又懂事。好幾次,桑榆有些抱怨的說,孩子怎麼和他長得那麼像,倒是不像她這個媽媽。

尤其孩子笑起來的時候,那個笑容簡直是和席述如出一轍。

席述將桑榆抱進懷裏,瞧著睡在他們床上的小家夥,“聽老師講,小丫頭在幼兒園裏調皮的很,是個孩子王。”

桑榆眼裏都是溫柔,笑說,“是不是和你小時候一樣?”

“是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

但有時候桑榆會想,女孩子,是不是要文靜一點才好。

可後來想一想,孩子開心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