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初臨長安(2 / 2)

顯然,這甲子年,文帝楊堅的最後一年,六月的第四天,不是一個平靜的日子。這一天,胖子真正來到了這個似新卻老的世界,而他,顯然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

長安城的主軸是一條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皇城的南門為朱雀門,朱雀大街在朱雀門與長安城南城門明德門之間。但胖子第一次進長安城卻如林黛玉進京一般,都是由東向西,到達城中心時,再沿著東麵的皇城根折而向北,而從皇城的正東門隨喜門進去以後,就能達到東宮了。

胖子由東而來,經過道政裏,然後到達的就是東市,但他卻未曾在意占地差不多一個裏大的大興善寺。隋時尚未有宋代的“勾欄瓦舍”,城市裏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市民階層,所以,無論東市還是西市都屬於有官監督的城市商業中心,屬於長安城的商業CBD。

市集是定點定時的,午時以後才開始,日落前收攤;有人響鞭為號,一如官員上朝;市集裏有來來往往的管理員,都腰懸著鞭子,如同現代的城管,這樣的街市源於周朝,一千多年來,萬變不離其宗。列國時孔子曾放言:“富貴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富貴不可求也,從吾所願。”這“執鞭之士”,就是最初的城管。

一路走來,夏日的炎熱裏,大興城中的衛兵都懶洋洋的,可是街上行人仍然是熙熙攘攘,為了利來又為了利往;販夫走卒,還有商客大賈,都擺脫不了這忙碌,自然,比起後世北京西單或是成都春熙路上行色匆匆的人流,這些人都好像是在散步,可是,在大太陽底下的這種閑適卻給胖子這個現代人一種很滑稽的景象。

街道上的色調,自然是以土黃色為主,巡邏的兵丁和下了朝的官員無不著黃色,而老百姓,則以灰色為主,於是在胖子的眼中也就如同看到了黑白電影,又像是回到了新中國最初那三十年。按五行終始說,隋朝順應的是火德,朝會上除了皇帝著黃袍外,官員均以紅色為主;但日常服裝均以黃色為主,皇帝有別於人,隻是多係了個十三環金帶扣。——當然,這是禮製所定,但我們的大隋皇帝,無論是楊堅還是楊廣,所係的都是鐵帶扣。

看著前麵的車馬轉而向北,胖子料想著這長安城也並不大啊,一時又想到《大唐雙龍傳》裏的“楊公寶庫”了,便問旁邊的青荇,“剛才那橋可是躍馬橋?”

“不是,那座橋在長安城西麵,離西市不遠,因橋的兩旁皆屬富商貴胄聚居的地方,亦稱為富貴橋。永安渠接通城北的渭河,供應長安城一半的用水,是水運交通要道,這座躍馬橋更是長安最壯觀的石橋。所以不到躍馬橋,就算不得到過長安城!”

“哈哈。看來在下明天倒要特意來此一遊了?”胖子說著話,竟跳下了馬車,不過在這繁華之地,車速快也快不起來,慢也慢不下去;況且,長安城是不容許騎馬奔走的,除非是有緊急軍務。所以,長安雖然不大,但“一日看盡長安花”也純屬扯淡。

據說躍馬橋是一座石拱橋,可惜官本位的思想無法讓人從碑文或是官方發表哪怕隻字片語中得知設計者就是那個留下了趙州橋的李春。明顯,躍馬橋無論是從規模還是作用上都大過趙州橋,胖子尚未到達躍馬橋,卻首先想起了楊公寶庫,以及楊素。

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