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春來雁北(1 / 2)

“至少要讓我的好姐妹知道吧?”楊素顏說完,竟自把身後一個與她差不多年紀的少女拉上前來,“這位小娘對你仰慕已久,難道我忍心瞞著她嗎?”說著這些話,心裏又感覺很不堪,而被她打趣的少女自然也戴著紗冪,隻是耳根早已紅了。

胖子畢竟是見過些場麵的,怎會將她的戲言放在心上?遂施禮道,“蘇遊有禮了,請到靜室喝口茶如何?”

說起這個時代男女交往的禮節,胖子是不懂的,隻是以後世的禮節來邀請他們,倒有些林下風氣,說白了,便是“禮教豈為我輩而設”的無法無天。但畢竟,胖子的真誠還是可以看在眼裏的,有了這好印象,他抬手和鞠躬,都顯得穩重而優雅了。

兩人坐下,胖子便親自煮水,泡茶,布茶。——一氣嗬成的動作優雅而從容,在楊素顏的心裏,胖子已經是可以與楊般若相提並論的雅士了,跟在一起的女孩之前是見過這一套茶藝的,令他驚詫的是眼前這蘇橫波竟也如此嫻熟,如果讓她知道酒樓裏其他人的技藝都是學自於他的話,說不定更會令她刮目相看呢。

胖子與楊素顏寒暄了幾句,看著那少女一直在安靜地低頭喝茶,以為自己冷落了她,便道,“殿下,你一直忘了介紹你的好姐妹呢。”

“額,這倒是我疏忽了。雁北,你不是想打聽那兩首詩出自何人嗎?這會已知道了吧,橫波可謂詩畫雙絕,之前作畫時曾得我師誇讚呢。”楊素顏說著話,又想起前年夏天在崇善寺與胖子相見時的場景了,那時候胖子毛手毛腳的,為了找畫板竟然在佛殿裏拌了一交。而胖子則為她所謂“詩畫雙絕”大搖其頭,這明顯是亂用成語。

“先生大才,雁北佩服,看了先生的兩首詩,料想必是大有胸襟的人,果然。”

“雁小娘….過獎過獎。”

“賣萌無恥啊喂,雁北姓來好吧?全名叫來…雁…北。”楊素顏氣得都笑了起來。

“額,抱歉抱歉。”胖子尷尬一笑,心想怎麼有這麼奇怪的姓?心可不能亂,畢竟自己年紀比她們兩加起來還大呢,一時又想到月容公主怎麼能隨便出宮呢,卻不知楊廣是否已經回東都了,畢竟,已經有很長時間沒看見楊二了。

三人一時無語,楊素顏感覺與胖子似乎也沒什麼話說的,便拉著來雁北告辭去了,胖子回到酒樓那麵文士牆上看時,才發現論壇上梁雁北的本子都快被和詩擠滿了,顯然,這女子是個網絡紅人啊。

再看她的詩時,倒也寫得頗有靈性,想著和一首納蘭的《畫堂春》,卻又想著“槳向藍橋易乞”的典故還沒發生,此時寫出來人家一定看不懂,也就隻好作罷。而後忙碌起來,也長久沒見她出現,來雁北的音容便慢慢在胖子的腦海中淡去了。

那時隋帝楊廣正好回到東都,群臣尚未從接待他的勞苦中緩過神來,便聽到了“尚書令、太子太師楊素為司徒”的詔令,雖然與他原來的官職尚書令和太子太師都是正一品,但大隋開國以來可從來沒有過活著的三公啊,隋帝楊廣的意思不言而喻。

楊素當然也知道自己早已經功高震主,開皇十九年平突厥以後他就開始有意識地低調做人,甚至讓兒子楊玄感自降官職遠離京城去任州刺史,後平楊諒之亂,擢為尚書令,但這明升暗降的升職讓楊素身心勞累,隻好請求編書,甚至是重修東都時也是力不從心。

看著堂下的兄弟以及眾多兒子侄兒孫子,楊素不由得一陣唏噓,獨獨留下了女兒楊般若。

“父親,按時吃藥,多加調養,會好起來的。”畢竟是骨肉,般若已經過了叛逆的年紀,此時從禪院回來看望父親,發現他沒什麼大礙的時候,心總算平靜了些。

“般若,為父對你有愧啊,當初一意娶賀若弼的親妹,到頭卻是竹籃打水,你負氣而去,她如今也負氣離開,為父與賀若家如今勢同水火,而你,也到成家的年齡了;至於這病,你知道的。”楊素一輩子戎馬生涯,求名得名,早已看破生死,可心裏也自有放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