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池現在共有二十二萬大軍,根據前期作戰情況,進城後他重新進行了整編,組成六個集團軍,每個軍下轄三個師,總共十八個師。每個軍都由傳統步兵、重甲騎兵、輕騎兵、火炮兵、火銃兵、工程兵、後勤保障兵等混合兵種組成,而且,都是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老套筒騎兵、馬克沁重機槍射手、炸藥火炮(當然,彈藥由楊秋池自己根據作戰需要,戰前親自統一調配)。這樣組成的每支集團軍,都能獨當一麵,進可攻,退可守。
他對各級軍官根據戰功重新進行了調配,將六個集團軍中裝備最精良的一支由自己親自率領,作為嫡係部隊駐守京城,任命李定國為軍師(總參謀長),負責作戰計劃製定以及各集團軍平時軍事訓練的部署和督導。任命龍炳、阿杏妮、武麒、劉勇、馬淩羽這五個能征善戰跟隨自己的鐵杆親信分別擔任其餘五個集團軍的軍長(副總兵),將這五個集團軍駐紮在山海關南下通道上,掐斷李自成難逃的通道。同時準備迎擊多爾袞清軍南下。
楊秋池的大將軍府設在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的設置類似於一般衙門,隻是,它由五部分組成,分中左右前後五個都督府。現在大明放眼天下,已經沒多少成建製的軍隊了,真正具有大規模建製的軍隊,就他這二十二萬新軍。所以,沒人敢和他一起住進這都督府裏。這樣,偌大的都督府實際上就全成了楊秋池的了。
隻不過,這五軍都督府是各自獨立並列的五個大衙門院落,他一家人也住不完,所以,楊秋池將自己的辦公地點和住處設在最靠近皇城承天門的中軍都督府。其他四個都督府全部改成了武器製造局,這樣,也方便自己配置武器。
原先的京營兵已經在與李自成的作戰中消耗殆盡,所以,楊秋池將自己駐紮京城的嫡係集團軍中最精銳的老套筒騎兵團留了一支做自己中軍都督府護衛之外,其餘都布置在了皇城四周,擔任皇家警戒。這讓袁貴妃為首的皇族感激涕零。更贏得了滿朝文武的交口稱讚。
由於皇上沒了,大部分大臣尤其是一眾武將不同意太子即位,朝中最高權力出現了真空,而繁雜的政務必須要人料理。袁貴妃和楊秋池商量之後,下懿旨指定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的內閣輔臣範景文,率同戶部尚書倪元璐和大理寺卿淩義渠,三人暫代理朝中日常政務。楊秋池這才騰出手來忙碌製造彈藥。
進城第十天,楊秋池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山海關吳三桂傳來緊急軍情——多爾袞帶十萬大軍強攻山海關,請求增援!
緊接著,吳三桂的老爹吳襄拿著吳三桂的一封親筆信,興匆匆來到中軍都督府拜見楊秋池,雙手遞上吳三桂的信。
楊秋池見他那笑眯眯的樣子,就知道吳三桂肯定同意把陳圓圓送給自己了,拆開信件一看,果然,吳三桂親筆信裏,先表明了一番忠心,然後解釋說陳圓圓是他老爹的義女,自己的幹妹妹,並不是外麵傳聞的妾室,老爹做主許給楊秋池,他雙手讚成,而且,為幹妹妹有了好的歸屬而高興。同時,信裏再次請求增援山海關。
吳襄等楊秋池看完信,笑嗬嗬問道:“大將軍,現在是否定下日子,確定何時迎娶小女圓圓為側王妃?”
楊秋池摸了摸下巴,皺眉道:“這……,目前軍情緊急,這件事暫且放下,等擊退多爾袞大軍再說。如何?”
吳襄當然是想盡快結成這門親事,免得夜長夢多,不過,楊秋池抬出緊急軍情這個大幌子,他可不敢亂說話,忙陪著笑答應了。
陳圓圓這件事楊秋池本來就隻是用來對付吳三桂的一步棋,沒想過要納她作妾,甚至到現在還沒見過這個有名的大美人,他生怕柳若冰聽到風聲傷心,便再三叮囑吳襄,讓他在自己作決定之前,切不可張揚。吳襄本來是打算回去就開始準備婚事,以便楊大將軍隨時可以迎娶過門的,聽了這話,雖不清楚大將軍用意,但也隻得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