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南天朝事(2 / 2)

片刻,詔書宣讀完畢,新君雙手接過,對著香案一拜,由最高丞相拿著,後李佳琳上前取下新君的三旒冕,仙師捧出一碗聖水,接著陶靈文又親自給新君加冕。五旒冕戴好,新君當即接過,轉身麵朝萬眾,當場飲盡。隨後滿朝文武齊下拜,龔立新君。這時,場下觀禮的群眾也紛紛拜舞:“恭賀新君登基,吾皇聖明!天下望安!”

大典結束,新帝大宴賓客,許華和那八位祭司赴宴去了,留下陶靈文、李佳琳、大仙師及身邊親隨的弟子,他們都知道仙師不為人知的身份,自然更有的說。一番交談過後,雙方終於成了熟人,陶靈文二人也知道了仙師身世。原來,她就是蘇覺的同門師姐,李心!自幼從師,三十歲上得道,兩年後和蘇覺一同下山,周遊列國,行善傳道,秦立朝後一心向道,和一位南方瓊海的得道高士學習過一段時間,始帝崩,她又去到金琳,與李國主交流知識,對李佳琳也有一麵之緣。故再次見麵時,有種莫名的他鄉遇故知之感。而陶靈文則是在瓊海那位得道高士口中聽說過,是個不錯的高人,品性、道行、處世心法各方麵都極好。在金琳待了兩年,適逢陳勝吳廣農人起事,天下再亂,而本國元君趙佗又已經南度稱帝,四處遊說征伐,百越臣服時,她隨金琳閩越族長、吳越國主一同赴會,才有了今日之位。在南越朝入事至今,已有一年。

如今得見,不覺大驚喜,心道:想不到,這世間竟有這般仙人,再怎麼也要誠心交好,或許後日就會幫自己得道,悟化天地真義。卻不知此刻,陶靈文就在眼前,陶靈文見她有些道心,隻要稍加指點,定能成事,況且眼前人又是一心向道,本性良善,平易近人,絲毫沒有當下那種盛氣淩人的權勢之意,一言一行中隱有以德報怨之心,但也有一種敢愛敢恨當場了事的快意與對手麵前不怒自威的高寒,倒是和自己幾分相似。

這一會,兩個此前毫不相幹的道宗成了一家子,你道仙師李心當時瓊海所遇是誰?卻原來是陶靈文同門同輩小師弟-封麟君(本身為楓樹種少族長),自始至終關係都如親兄弟般和睦默契的,見有人問起自己師兄,自然要事實說話,而又不失時機的為陶靈文宣傳一番,故而李心得以知道陶靈文道身份。

又一天過去,李心與李佳琳單獨會麵,在她私人居所-悟心閣上結為異門同道的姊妹,此後二人食住行事都是同進同出,雖是新交,關係卻勝過故知。五日後,李心自願提出,要認陶靈文為長,陶靈文也是個初經世事的而立之人,經不住李心天天粘著他軟磨硬泡,再加之李佳琳在一旁神助攻,隻得答應下來,當即認了兄妹(後來,無論探夢一行走到哪,身邊都有個粘人又懂事的李心)。

又一天清晨,道悟觀悟行樓,陶靈文正在下處練書,李心與李佳琳則在悟心閣閨房裏談心,一片安寧祥和的畫麵。

觀外忽傳急報,打破了原本的寧靜。一個新君身邊的親隨慌慌張張跑進來,嘴裏喊著:“大事不好,北人鬧事!”聲音傳遍整個山觀。三人一聽,頓時停下,出門問道:“出了什麼事?”

這時剛從後山回來的許華也聽到消息,自忖道:“難道是漢帝發兵了?這麼快就過來了,不會吧?”

觀中幾人聽完親隨的彙報,才知道,原來是來自北方,自稱北朝漢君聖士的高手要對付南越,幫著漢朝滅了南越。眾人趕到宮裏,卻見那一隊黑絨貂袍的壯士兩人已經開始和新君對峙,但他們在後麵對這兩個領頭挑釁之人頗為熟悉。定睛一看,不是別人,正是目下已經跟了司馬王,組建尋寶會的蘇覺和楊廷化。

“是他們!他們怎麼來了,莫非想要介入此事,強製滅國鎮壓南越朝不成?”陶靈文一行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