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楚雄,卻在昆明西、南方向的安寧、富民、呈貢建起了新的外圍防禦圈;嵩明、馬龍,也增加了駐軍,以確保昆明與曲靖的通路;曲靖又增兵五千,並在加固城池。
朱永興開始還對吳三桂的新布署感到迷惑,但經過一番計算,他發現昆明的守軍數量大為減少後,約略知道了吳三桂的意圖。這是確保曲靖,昆明則可守可棄的節奏啊!接下來,吳三桂該是轉移家眷,以及軍將家屬了?或者,已經開始了?
昆明,到底是攻不攻呢?朱永興雖然覬覦昆明城中的財富,但到底還存著幾分理智。迎駕的風聲他已經聽聞,如果光複了省城,這股風聲便會甚囂其上了?無論自己迎不迎,恐怕都會授人以柄。
“殿下,昆明當暫緩取之。”易成見朱永興踟躕不決,便開口建議道:“光複省城,自然是奇功一件。然殿下根基尚未穩固,羽翼尚未豐滿,實不宜心急cāo切。”
朱永興苦笑了一下,手指在地圖上重重點了點,略顯無奈地說道:“便依易長史之言,暫且不取昆明。”停頓了一下,他又連下諭令,“命晉、趙二王將主力撤回楚雄,做北上出建昌,入蜀的準備;命滇南戰區陳國公吳子聖,調兵一萬至滇東石林;命敘國公馬惟興,增兵陸良,以備曲靖清軍。”
易成刷刷點點,簡略記錄完畢,複述了一遍,確認無誤後,方才喚人拿走,交給情報司加密派發。
“再發一份諭令,命慶陽王劉震回來領命。”朱永興思索了一會兒,抬頭征詢易成的意見,“吾雖然默認晉王為入蜀大軍主帥,但思之再三,卻覺得不甚妥當。”
易成沉吟了一下,說道:“殿下是擔心晉王有門戶之見,以至增加攻掠蜀地的困難?或與十三家難以相處?”
朱永興點了點頭,說道:“昔rì放棄昆明後,晉王護衛皇上西撤,馮雙禮、陳建等蜀王舊部北入四川,顯是齟齬已深。今川中尚有不少如郝承裔一般的舊將,縱然迫於形勢降清,然心中亦有‘故國’之念。若是晉王入川,恐不利於收攏人心,徒增進取四川之困難。”
“慶陽王劉震乃蜀王之子,殿下定他為主帥,確可收效。”易成停頓了一下,又不無憂慮地說道:“然晉王在滇,恐有礙於殿下之大事。”
朱永興思索了一陣,輕輕搖頭道:“晉王是明事理的,否則也不會自請入川。所以,斷不會在此時作梗。嗯,倒也不必定劉震為主帥,另外加銜也可。隻是驟然更改計劃,怕令晉王心生疑慮。”
易成想了想,建議道:“既是加銜,可先令劉震以先鋒之名入蜀,晉王稍後而行。如此便算不上更改計劃,又能體現殿下關愛之情。”
朱永興沉吟一下,點頭道:“那吾便寫封書信與晉王,以釋其疑。另外,移民蜀地的工作該是加緊進行的時候了,也不知各地官員做得如何了?”
易成也不知道具體的進展,不好回答,隻是隨便敷衍了幾句寬慰朱永興。恰在此時,葉虎進來彙報工作,正好岔開了話題。
“此番滇東大勝,情報司居功至偉,實堪嘉獎。”朱永興確實很滿意,心中也有了封賞的打算。
“殿下誇獎,下官愧不敢當。”葉虎臉上的喜sè一閃即逝,依舊是沉穩冷靜的模樣,展開文件向朱永興做了彙報。
能夠偽造吳三桂的書信,不,應該說是查如龍能偽造很多清朝督撫的信件,現在朱永興暫時隻想給吳三桂添堵,讓清廷疑心,不會給予充足錢糧,任由其招兵買馬,壯大力量。
“按照殿下吩咐,頭批送出書信的名單中有貴州提督李本深,廣西將軍孫延齡,廣西提督馬雄,四川總兵吳之茂,湖廣總督胡全才、巡撫張長庚。”葉虎平靜地說出了一連串的人名,“另外,還派人走海路,給běijīng的吳應熊也送去了吳賊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