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李定國臉上掠過一絲yīnsè,顯是白文選提到的延平郡王令他心中不悅,但旋即苦笑了一下,說道:“岷殿下既聯十三家,又聯延平藩,縱橫捭闔之能無人可及。”
“岷殿下心有旁騖,屢取海外之地,不知作何打算?”趙王白文選微露憂sè,慨歎道:“難道是不yù與人爭權、起內訌,而舍棄中興大業,海外稱王乎?”
“岷殿下不會如此?”晉王李定國吃了一驚,可仔細一想,卻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一時竟愣怔住了。
趙王白文選輕輕撫著頭盔上的紅纓,好半晌才嘿然一聲,開口說道:“若岷殿下果有此心,吾必追隨。憑岷殿下的英明神武,海外稱王亦是一方雄主,吾雖不才,願附驥尾,搏個富貴平安。嘿嘿,卻不知道如吾這般想的文官武將又有多少?”
賞罰分明,清廉自守,善施恩威,又有莫測之能……李定國似乎看到了岷世子憤然遠赴海外,文官武將分崩離析,民心、士氣一落千丈,清軍又卷土重來,烽火遍地、生靈塗炭的慘景。
是啊,象白文選這樣死心追隨岷世子的文官武將有多少呢?還有百姓和軍兵,得到岷世子所施政的好處的,又有多少呢?
無論如何,現在岷世子身係中外之望,是萬萬不能或缺的。李定國想到此處,突然心有所感,臉上變sè。
一些官員yù串連上書,敦請岷殿下入緬迎駕,這個風聲他是知道的。本來他也並沒當回事,畢竟雲南未複,迎駕還有些早。但白文選突然說到爭權、內訌,李定國仔細思索這些官員的名字,竟頗有幾個是原來隨在他軍中的,不由得心中一驚。
岷殿下疑我?趙王疑我?疑我指使官員上書,迎駕而回後好再掌權柄。重現昔rì朝廷中一王獨大的景象。
晉王李定國一時心中鬱結,yù辯又不知從何說起,臉sè漲得通紅,突然發狠道:“張心和該殺,錢邦芑該殺,妄言迎駕者皆該殺。”
其實朱永興並沒有懷疑李定國。隻是趙王白文選這樣認為。此時見李定國臉sè漲紅,氣惱非常的樣子,不似作偽,趙王白文選雖然並未全部釋疑,語氣還是緩和下來。
“幾個不得誌的小人呱噪,王爺不必因此動怒。”白文選停頓了一下,委婉地說道:“如今滇省全軍所需之錢糧,皆是岷殿下苦心籌措,換誰來。也沒有這個能耐。王爺亦是這樣認為?”
李定國長長地吐出一口悶氣,點頭道:“確是如此。若無岷殿下籌措錢糧,激勵士卒,惠政於民,滇省豈能有目前之形勢?”
白文選輕輕歎息,注目於城外,好半晌才幽然說道:“吾以為,驅除腥膻。興複華夏,當為最高之目標。其餘一切,皆應排在其下。天降大任於岷殿下,自望殿下因此而奮鬥。然有人偏偏主次不分,置中華、置萬民於不顧,口言大義君恩,卻行助清毀明、內訌掣肘之事。實可恨也。若有聖人強於殿下,殿下退而相助,或避之海外,亦為美事;若非如此,又何妨為這中華氣運的興衰。為這億兆黎庶之富祉爭上一爭。”
李定國沉思良久,委實難以回答。岷世子強於永曆,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君臣名義早定,若是爭上一爭,豈不是要謀朝篡位?中華氣運,億兆黎庶;君臣大義,捍衛綱常;圖謀篡位的亂臣賊子,再造華夏的聖人英雄……亂紛紛的一團,糾結於晉王李定國的心中,難解難開。
白文選心中不悅,也不再多言,拿起頭盔戴好,轉身而去,隻留下一句話在李定國耳邊,“是君臣大義重要,還是興複華夏重要;是億兆黎庶富祉重要,還是孤忠之名重要?且看看隨王爺征戰南北的將士們,王爺不願他們得安樂之生活乎?王爺,但想三思!”
“趙王——”晉王李定國伸手叫了一聲,見白文選隻是不理,已然邁下台階,走下城牆,不由得頹然一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