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無題(2 / 3)

安南占領區和湄公、河仙兩省肯定有很多異族人,是把他們排除在外,還是納入中華文化體係,對朱永興來說,是一個不需要過多考慮的問題。有學識的異族人入了書院,接受新的思想理論、新管理手段等的教育,日後也是做的大明的官兒。而由先一步同化的他們管理異族,顯然更加方便,更不容易激起反感。

高官厚祿,榮華福貴,可不是隻有漢族人才渴望得到的。先拉攏、同化異族中的上層,再由上而下地進行改變,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海外殖民地嗎?朱永興不是這樣打算的,他要把這些占領區都歸入大明版圖,區別對待顯然不是長遠之計。

“南阮有敗落之勢,占城想趁火打劫,宗總督請示殿下,該如何處之?”

朱永興暗自歎了口氣,南阮北鄭的拉鋸戰終於要有結果了,可卻不太符合他的意願。被明軍消滅了水師之後,實力受損的南阮終於抵擋不住北鄭的進攻,接連敗退,滅亡已為期不遠。而長期對峙消耗,才是朱永興所希望的。

“派人接觸阮氏,就說大明準許其王族至瓊州避難,準許其子民至湄公、河仙居住。”朱永興思索了一會兒,開口說道:“占城欲奪廣南之地,可以不必理會,便由他們直麵北鄭好了。峴港需確保無虞,嗯,北鄭想必亦不敢輕動,擊敗南阮,他們的損失不會小,也需要一段時間休整養息。另外,在可以的情況下,加強安南占領區和湄河兩省的軍備,謹防鄭氏異動。”

雖然明軍已經具備了鯨吞安南全部地區的實力,但國內戰爭不能鬆懈,朱永興也騰不出手來。最理想的情況便是不動用主力,隻以安南占領區和湄河兩省的兵力擊敗北鄭,徹底將安南收服。顯然。以目前的兵力和裝備,有些難以勝任。所以,加強軍備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接納阮氏王族避難,且安排在瓊州,則既能夠變相得到阮氏王族所聚斂的巨額財富,又可以使南阮統治下的民眾沒有了領導核心。能更快地融入湄公、河仙兩省的統治秩序。

朱永興這麼快便想出了應對之策,易成有些驚訝,但處理這種國與國之間複雜關係的能力,一直是朱永興的強項,他也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和建議,隻能是如實記錄,遵照執行。

公事彙報請示完畢,易成並沒有急著走,終於還是把心中的話講了出來。自然是對朱永興將鄭昭達送來的侍女遣散一事。

“孤王知道你們是為孤好,為以後鋪路奠基,但這思路和做法卻是孤所不喜歡的。”朱永興微微一笑,拿過紙筆,在上麵寫下了四個字,指點著說道:“這件事情並不複雜,隻需如此去辦便可以了。等王妃和思威族長來到廣州,你與他們再細商一下。總要以假亂真,絕了他人之口。”

易成看著“指鹿為馬”這四個字陷入了思索。好半晌才苦笑一聲,說道:“殿下重情重意,實在令人欽佩。既是這樣,卑職便不再多言了。”

“趙高尚能如此,孤王豈不如他?”朱永興嗬嗬一笑,自信地說道:“孤王說是便是。說不是便不是,又有誰敢置疑多嘴?”

“殿下所言甚是,此事成與不成,還是取決於霸業是否能成,而非他人之物議。”易成對朱永興的想法已是完全明了。也看出了其中的關鍵。

趙高為什麼敢指鹿為馬,卻沒有人敢直言揭穿,還不是位高權重,無人敢惹。而朱永興現在的威望和權勢已經超過了曆史上的趙高,而且還在逐漸增加,隻是位高權重怕也不夠形容了。而朱永興敢於使用這個手段,除了暴露出他的野心,信心滿滿也是不言而喻。

對此,易成雖覺有些生硬,但也未覺得不能成功。況且他們這些人雖然嘴上說得謹慎,卻早已將朱永興視為君主,與朱永興也是彼此心照不宣。易成沒了疑問,又詢問了朱永興的大概安排,便告退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