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襄。
提督董衛國屢攻香溪口不下,棉被之策無用,又死傷了不少官兵,得到明軍沿江而下趕來增援的消息,立刻率軍東返,直退到夷陵。
討朔軍與根據地已聯絡上,並探聽到夷陵清軍往攻夔東,馬上棄了鍾祥,過荊門,向夷陵殺來。而擊退了董衛國後,李來亨所部和趕來的援軍乘船東下,與討朔軍合擊夷陵。
崇明島。
破朔軍休整完畢,物資也充分,便與楊彥迪的分艦隊聯合展開攻勢,水陸配合,一舉占領海門,並向通州(現南通)推進。
浙江。
滅朔軍由仙霞嶺中路而出,佯攻衢州。
江西。
魏君重率滅朔軍第一師,連下萬年、餘幹,接防撫州,做出北攻南昌的態勢。
晉世子李嗣興率征朔軍主力攻勢極猛,接連光複宜黃、樂安、永豐三縣。進抵重鎮吉安城下。
廣東。
鄭家再次內亂後,朱永興立刻抽調廣州周邊部隊,以五千人馬趕赴韶關,加強了對贛州的壓力。
抗清大潮洶湧難抑。各地烽火熊熊燃燒。急報連連,“賊勢猖獗”、“土寇蜂起”、“營兵嘩變”等詞不絕。令清廷焦頭爛額。
明軍攻勢不斷,連連取勝,固然有民眾支持,清軍空虛。綠營不堪戰等原因,但根本的變化還是來自於本身。以燧發槍、刺刀、火炮為主要武器的明軍,經過初期的磨合改進,已經充分掌握了武器的性能,戰場廝殺愈加熟練,排兵布陣也成形並日益發揮出火器的威力。
而直接指揮作戰的前線將領對此顯然比朱永興更加了解,對敵我兵力對戰的數量掌握更加精確。再者。這些將領都年富力強,銳意進取,建功立業之心更盛。相對於朱永興的有些保守,他們更為激進。作戰更為凶猛,敢以少搏多,敢以寡敵眾。
當然,他們還保留著某些那個時代的作戰傳統。比如以反正或投降的官兵打頭陣,如果是朱永興,他對此便持謹慎態度。這麼做有利有弊,但卻造成了明軍的聲勢越來越大。
曆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三藩之亂時耿部猛將曾養性率部萬餘人攻入浙江,專攻沿海地區。先至平陽(今仍名),該城遊擊獻城降,合兵後,渡飛雲江(今仍名),圍瑞安,攻不下,轉赴溫州。守城總兵官迎降。耿兵勢大振,聚兵十萬,橫行浙江,攻勢達到了頂點!
由萬餘人到十萬大軍,這樣的擴充速度,這樣的兵勢大振,著實令人驚訝無比。征戰的各路明軍也不同程度地使用著這樣的辦法,暫時的效果卻是很好的。既壯大兵勢,以勢懾人,又能減少本部的傷亡。但也有負麵效應,需要明軍派人監督軍紀,而且本軍並不需要那麼多的人擴編。那日後如何安置便隻能交給政府,對政府來說,確實是一個負擔。
好在政府已經形成了一套處理辦法,主力軍補充一些,警備軍編組一些,剩下的便發放土地、安置費轉兵為民。隨著大量地方的光複,大批文職官員從書院而出,接管地方政權,穩定地方秩序,安撫地方民眾,以盡快地安定地方,轉而為國戰提供助力。
這些年輕的官員基本上都沒有科舉一途而出的文人學識淵博,但在書院接受的是比較專業化的教育,如何治理地方已有套路,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掌握卻比那些吟詩作對、出口成章的士子強。而且,從書院畢業並不意識著學業結束,書院還不定期地編製一些文件資料,發給各地方官員學習進步,算是函授,也算是幹到老,學到老吧!
年輕化,有幹勁,是明廷整個文職官員係統的特點。雖然還不能全部根除某些迂腐、守舊的毛病,但已經是很效率,很有破而後立的新氣象。
從軍事,到政治、經濟,明政府正施行著與以往不同,甚至是完全背離的政策。一切為了抗清,一切為了國戰,在大義凜然的口號下,變革正在滲透到各個領域,影響著各個階層。
反對者在抗清的大形勢下噤若寒蟬,已經有“助清反明”的一小撮壞分子被清除,且遭到了民眾唾棄,可謂是臭名遠揚,再也無法抬頭,何人還敢仗驢馬之鳴?
支持者卻是受惠得利的廣大民眾,這點燃了他們支持國戰的熱情,國戰的潛力正蘊含其中,由此而被充分激發。
可抵賦稅的魚幹、肉幹、飧飯、幹菜源源不斷地被送入軍中,為將士們維持補充著體力;油布、被服、軍鞋、蚊帳等軍需品被百姓製造出來,既增加了個人收入,又使軍人無雨淋冷凍之苦;刺刀、紙製彈殼、土硝等不斷由軍方收購,再次加工後成為戰場上克敵製勝的利器……
在這種幾乎全民動員的情況下,明統區一省可抵清廷的數省,滇、粵、桂、閩四省之地便可以十數萬大軍征戰大江以南,何況還有安南占領區,還有湄公、河仙兩省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