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點”
我可以說些我想說的嗎
“可以可以”
那我就淺淺說說吧!由於暫未在列表裏找到喜歡的分裂類型,所以此書,均來自個人的一些生活小片段,以及一些奇思妙想,以及一些小歡喜。
我很討厭這個世界的“吸血鬼”它們總能找到適應的人群。也就應實了那句“麻繩專挑細處剪”
我打小的生活環境使我能有一種較為獨特的視角去觀望我所處於的世界,其實這並不好 後來覺得其實也挺好。
“文字真的有聲音嗎?我覺得一定是震耳欲聾。” 音樂真的有感情嗎?我認為有,但是我暫時給不到完美的答案,那麼我就留在書尾吧!
為什麼當代青年這麼喜歡談及提及愛情? “因為原自生活環境及家庭愛的缺失”。
“螞蟻可以變成大象嗎?不可以,但是可以變成一個大螞蟻哦!” 那麼你愛我嗎?
“我當然愛你”
我給無數個慶祝過生日,但是好像沒人記得我的生日,我也不說,期待以後有人會記得。真的會有人記得嗎?會是爸爸媽媽嗎?還是會是戀人呢?“其實是你自己啦,我其實想說,要好好愛自己。”如何愛自己?“那你如何愛戀人呢?”
我曾經有遠大無比的夢想與抱負,我妄想會有很大的出息和成就,我以為,我會成為世界上最棒的小提琴家,會成為世界上最棒的作家,會成為… 後來,我隻想拉出自己最喜歡的曲子,寫出自己認為最棒的書和詞。希望自己不要在“觀秋月,賞圓缺” “觀日出,盼日落”。
在母親去世的時候,我好平靜,甚至哭不出聲,他們覺得我薄情,我不以為然。葬禮上,家人親戚們都來了,他們都哭成了淚人,後來處理事後最嫌麻煩的也是他們。
母親常說我是白眼狼,我不以為然,後麵我想我真的是白眼狼,不過我是實心的白眼狼,心裏麵鑿出了一個小洞,住著我心愛的人。“有人記著的話,那就不算真正的離開”。 對吧?
起初 我一直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平靜,為什麼一點點不感到難過,為什麼這麼冷漠。因為媽媽在臨終前,出門還叮囑我:“要記得吃飯,飯已經煮好了在電飯鍋放著保溫”。
當我再一次深刻感受的母愛的是那一次是母親的手機密碼無法打開,直到用我和弟弟的生日解開了媽媽的手機鎖屏。那天我哭的很慘,像個淚人,但是不在大家麵前。
還有一次我在下午陽台裏曬著太陽,突然好像聽到母親在身後呼喚我的名字,我回過頭茫然的看著身後如原來一般溫馨的環境,心裏卻是空空的。“我感覺確實是聽到了,也許不在一個平行的世界。”
我還記得我在13歲那年的“教師節” 那天天氣很好,我中午下完課就去了小文具店裏挑走我最愛的幾朵小花玫瑰花,我把他們全部擺好,後麵拿了膠水,黏上捆好。我將一大束花送給了“我的老師”。直至今日我還是認為那束花不夠美麗,不夠嬌豔,不夠熱烈。
那束花後來一直擺在母親的房間,母親很喜歡那一大束“假花”。花很幹淨,直至隨遺物被一並清理的時候也沒有落灰。
年輕的我總以為,“待我學有所成,待我,待我功成名就,再帶母親去看看世界”。我總是覺得善良的人老天爺應該不會這麼著急想見她吧。
後來,我發現時間像一個無情的殺手,他肆意剝奪青年人的時間,卻把寶貴的時光留給家裏獨自暮晚年的老人。
可老人隻想見自己的孩子,而青年隻能通過時間換取金錢,當青年衣錦還鄉時,老人多半已逝或行走不便,無力在享福。
時間流逝的太快,我已經記不清自己年輕時到底去過哪裏,隻有那可笑的購買記錄上的地址清楚記載著我所去過的一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