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單在唐軍步卒陣中,白白送了人頭給人,便是成功的騎士們,也是顯的手忙腳亂,需得花好一陣子時間,才能穩住自己的戰馬,與戰友們擺開一個合適的陣形。
黃子英做為劉武周此時最信重的大將,一發覺情形不對,已經立刻帶著自己的護衛趕到了劉武周身邊,身邊劉武周身邊唯一的大將,他此時極為緊張,已經是滿頭大汗,眼看敵騎越來越近,他向著劉武周焦急道:“陛下,對方顯然是打咱們的主意,不如暫且退卻?”
劉武周畢竟身經百戰,而且與黃子英所處的角度不同,眼光卻是要高出一籌,他一邊望著唐軍騎兵來處,一邊卻又看向宋金剛所處的右翼,略加思索過後,便向著黃子英搖頭道:“咱們不能退,子英,絕不能退。”
仿佛要強化自己的決心,剛剛還隻是把手中的長槊象征性的橫放在自己身前的劉武周毅然舉槊,喝道:“敵人的騎兵來襲,咱們便怕了嗎?咱們人不比他們少,也是一個腦袋掉了碗大的疤,他們又不比咱們多一個腦袋,怕個鳥!”
由於是大聲說話,再加上劉武周的身份,他的話立刻被不少的劉軍騎士聽到,剛剛還顯的有些心慌意亂的騎兵立刻安穩下來,不少人麵露慚愧之色,握著槊杆的手卻又是緊了幾分。
確實,劉武周畢竟也是一國之主,雖然這個國的土地和人民少了些,也沒有得到天下群雄的承認,不過帝王本無種,唯馬上得之,誰知道劉武周會不會當真是結束這個亂世的真龍天子?
既然皇帝都不怕,自己也是北地男兒,露出一臉害怕的模樣,確實也太過羞人。
劉武周幾句話穩住了軍心,自己卻低聲向著黃子英道:“子英,咱們敗是肯定要敗的,我的騎兵不能與李元霸的百練騎比,適才衝下來時,我也擔心他會反手一擊,現下果然如此。不過咱們也不必怕,咱們的騎兵畢竟人多,我這裏就有三千多人,宋王那裏更多,百練騎再厲害,咱們這裏有幾千騎兵,還有過萬步卒,他們的步卒已經亂了,就算是將領有意如此,想再重新整隊做戰,也還要不短的時間。隻要咱們咬住牙齒頂住了,敵人不能立刻把咱們擊潰逃走,那麼宋王那裏擊跨了敵人的右翼,那些突厥人看到宋王打過來,也會發力一起幹,這樣咱們就能兩路合擊,把敵人徹底殲滅,子英,奮戰多時,勝負便在這一場了!”
仿佛是為了堅定他自己的決心,劉武周說到這裏,雙手重重一合,語氣越發的沉重堅決,雙眼炯炯有神,緊盯著黃子英,為自己這個心腹大將打氣。
劉武周不愧是積年宿將,所說的話確實極有道理,黃子英已經被他說服,隻是臉上還有遲疑之色,向著劉武周道:“陛下說的極是有理,不過敵人有備而來,咱們未必頂的住!”
劉武周立刻接話道:“頂不住也要頂,咱們這時候一退,騎兵亂了,步卒也會亂,我劉武周不比別人強多少,征遼時也曾經逃過幾次,不過那是不逃就死的局麵,而眼下這個局麵,就算是死,我劉某人也要死在這裏,絕不後退半步!”
“好,大帥這麼說,黃子英便是死在這裏,也絕不後退半步!”
黃子英終於被劉武周說服,也不再勸說劉武周離開戰場,甚至激動之時,連稱呼也由陛下改成了昔日的大帥。
隻是他準備拔馬上前,指揮騎兵之時,卻突然靈機一動,揮手下令,讓一個騎兵趕去傳令,過不多時,隻見一個黑臉大漢帶著十餘騎兵,迅速趕來。
黃子英一見他來,便立刻吩咐道:“尉遲恭,你武藝高強,此戰凶險的緊,敵人突然反戈一擊,咱們卻也不能裝孬退走,隻是陛下的安危要緊,你便不要上陣博殺去立功了,便守在陛下左右身邊,隻要發覺情形不對,便要護著陛下逃走。”
這一場大戰尉遲恭原本是打定主意,要用自己的武藝向劉武周證明自己的價值,剛剛追擊之時,別處的劉軍騎兵並沒有戰到太多的便宜,唯有劉武周大殺大砍,手中的馬槊槊尖上鮮血淋漓,顯然是取了不少唐軍的性命,此時正準備與敵人來襲的騎兵好好幹上一場,哪曉得黃子英一句話下來,卻要他留在後陣護著劉武周,他立功的心情正旺,委實有些不情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