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死戰不退(1 / 2)

金剛已經是滿頭大汗,敵人顯然是避實就虛,這邊用來拖住自己,也根本不理會中軍那些狡猾的突厥人,而是直接聚集起了一波主力,直撲左翼的劉武周!

這樣的安排狠辣周到,一則宋金剛麾下的騎兵數量很多,而且是劉軍中的精銳,戰鬥力不容小視,雖然百練騎更加強悍,卻也不能太過輕視宋金剛的指揮和他麾下騎士的戰力。而不打突厥人,顯然是因為突厥人都是輕裝騎兵,而且打的這場戰爭與突厥人沒有切身利害的關係,所以這些狼騎不肯真正出力,也沒有真的壓迫唐軍的中軍,而是在外圍飄忽不定的遊擊,這些突厥人來去如風,在騎術上還是要高出所有的中原漢騎一籌,如果對方打定了主意隻是要撈便宜,不肯真正拿出實力來打硬仗,那麼百練騎有限的時間,都會浪費在無意義的追擊之上,根本改變不了戰場上的大局。

隻有打劉武周,也隻能打劉武周!

劉武周自視很高,也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將領,沒有人會否認他的實力。可是這一次是劉武周有生以來打的最窩囊的一場仗,起事不久,後方沒有安定,李元霸這個黃口小兒已經壓了過來,如果就這樣讓對方走了,他定揚可汗的臉麵往哪裏擺?

所以劉武周衝的最凶,也壓的最凶,分路進兵下來,劉武周帶著麾下騎兵與前方的將士會合,簡單吩咐幾句後。自己又帶著騎兵疾衝而上,力爭立刻把唐軍地陣勢粉碎,然後狂飆狂擊,把敵人打的稀裏嘩啦,潰不成軍,雖然李元霸武勇過人,劉武周自忖未必擒得下來他,就算抓了也不能冒著讓李淵傾巢而出來報仇的結果去殺了對方。可是若是能把這兩年聲名遠揚的蓋世猛將擒了。無疑對劉武周將來的大業很有幫助。

況且。這一仗打過,隻要是大勝,劉武周就有信心早點拿下太原,而李家也隻能麵對現實,不會冒著在黃河一線被狙擊的危險前來收複晉陽諸郡。

這樣一來,劉武周壓的太過靠前,打的太過激進。他根本沒有注意到,眼前地唐軍根本沒有剛剛地那種血性與抵抗,剛剛在陣後觀戰時,他還與宋金剛一起評點,兩人一致認為左翼地唐軍將領更加靈活,指揮的水淮也在右翼與中軍之上,就是左翼唐軍的普通士卒,表現出來的戰鬥精神與意誌力。也遠遠高過了其餘諸段。

也就是剛剛的事情。現在擺在劉武周眼前的唐軍卻是與同一塊豆腐,被他並不如何精良的騎兵揮刀一砍,幾乎不需要任何力道。已經被劈成了兩塊。

唐軍如潮水一般地潰退,分裂,被騎兵攆著到處跑,劉武周麾下的三千多騎兵一個個興奮的要命,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嗷嗷叫喊著一路向前,根本顧不上仔細觀察,那些敵兵雖敗不亂,看起來隻顧掉著屁股跑,可是劉軍將士一旦想奪取某一個人的性命時,總會有幾支步槊及時趕到,救下袍澤兄弟的性命,然後再安然退去。

劉武周開始也很謹慎,看出來唐軍雖敗不亂,潰敗時居然還有意無意的保持陣形,隻是回頭看看,自家的步卒緊緊跟在騎兵地屁股後頭,一步不拉,騎兵趕開地陣形,迅速被步兵們所補上,如果這些唐軍是打的讓開陣線,吸引騎兵進來再吃掉的打算,這樣地打法顯然是不大可能達成如此高難度的戰術目標。

主帥放心,麾下的騎士自然更加效力,自突入唐軍陣中後,數千騎兵除了還有幾百人牢牢護在劉武周四周,其餘諸多騎兵在各級軍官的帶領下,越發分散,趕羊一般的追趕著四散退卻的唐軍士卒。

就在宋金剛發覺事情不對的同一時間,正在砍殺唐軍步兵的騎兵們也感覺到了來自不遠處的震動,身為一個騎士,對這些大規模騎士集結飛馳才有的動靜自然是熟到不能再熟,所有的劉軍騎士一聽得動靜不對,再看看唐軍步卒後塵土飛揚,顯然是有相當數量的騎兵向著自己的方向集結衝擊,各人立刻開始收攏隊列,向著劉武周所在的方向彙集。

這些戰術動作需要高強度的訓練與豐富的戰場經驗,方可做的嫻熟老練,劉武周長於府兵卻短於府兵,而且他的騎兵隊伍也是得到了突厥人大量的戰馬援助後才匆忙建立,原本的老骨幹就並不多,而此時又分散在新兵隊中,就使得他身邊整個騎兵隊伍的戰術素質並不很高,不少騎兵匆忙調頭,把自己兄弟袍澤的隊形衝的散亂不堪,還有人居然慌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