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回師(2 / 2)

宋金剛倒也光棍,自己覺得話也說完,他起兵之後家族早就死的差不多,況且也是生性涼薄的人,原本的妻子也讓他趕走,娶了劉武周的妹妹為妻,這種政治婚姻哪來的感情?當下隻覺得再無牽掛,又隻覺得肩胛處的傷口越來越痛,又是赤著上身,剛剛是鼓勵士氣之舉,此時隻覺得丟人現眼,當下努力伸長脖子,向著李元霸道:“衛王,大好頭顱,敬請斬之!”

李元霸也覺得沒有什麼話要說,他對宋金剛這種性格的人很不歡喜,不過這不妨礙他想把對方收為已用,隻是看到宋金剛傷勢太重,也是息絕了此念,此時見對方隻求速死,李元霸思前想後,隻得默然點頭。

既然他已經同意,唐軍上下也沒有人對這個與突厥人合作,又是積年大盜的宋金剛都無好感,當下也沒有人上前求情,幾個軍中的刀斧刀奔上前來,將宋金剛拖了下去,過了一會便將此人斬做身首兩斷,然後傳首全軍。

宋金剛被斬,不久後還會傳首長安,劉武周窮極而逃,收羅的敗兵也不堪一戰,如果不是唐軍經過這一場大戰後太過疲憊,隻怕直搗馬邑劉武周也是一點辦法沒有。

當下諸將與李元霸一起計較,決定隻留少數輕騎在此騷擾守備,不使劉武周輕鬆再得這一重要關隘,反正經此一戰後,劉武周的騎兵大半崩潰,也無力對抗唐軍的百練騎了。

一切安排妥當後,等到輕重傷兵治包紮治療後,兩萬多唐軍終於緩緩拔營起寨,向著晉陽方向返回。

武德元年秋末,兩萬多唐軍鷹揚府兵與兩千多百練騎一起回到晉陽,在此之前,宋金剛的首級亦是送往長安,等大軍回到晉陽時,遠在絳州的裴寂都趕到晉陽來歡迎,城中的世家與百姓更是出城十裏歡迎。

看到紛紛擾擾出城來的百姓,李元霸心生感慨,自己不過是在河東山西首開均田,就在民間贏得了如此高的聲譽,沿途府兵歸鄉時,各郡百姓也是夾道相迎,對李元霸的儀仗叩拜行禮,對這一次擊敗了劉武周等人歡呼雀躍,在百姓看來,均田一事讓他們生活有了著落,李元霸鎮晉陽一天,均田一事便有保障,便會有很多善政改善他們的生活,如果沒有了李元霸換了一個人到晉陽,誰知道將來的事又會如何?

這也是中國一直采取人治帶來的後果,沒有一慣相承的法製,政府更迭會帶來製度與執政方式的變化,而換了一個帝王,甚至是換了一個知縣,當地的百姓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生活。

楊堅雖然是篡逆,不過民間風評其實很不錯,不管開皇年間也是賦稅沉重,最少文皇帝能保持天下安定,能讓百姓過的下去,換了楊廣執政,就是天下騷然,楊廣此時的風評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死了不到一年,關於楊廣好色荒淫,不理政務,殘酷暴虐的種種傳聞就已經傳遍了天下,天可憐見,楊廣千般錯萬般錯,不過與蕭後感情深厚,從來不好外色這個是朝野遍知的事,到得現在,居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為故主辯解一句!

而李元霸心中也是明白,他那個二哥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複舟的道理是如何的直觀,又是如何的正確。眼前這些歡呼跳躍著歡迎他的百姓,如果在他做出什麼錯誤的決定之後,將來一樣歡呼著砍下他腦袋的人,想必就是城外歡迎他的這些人!

隻有在隋末經曆過這一場大變亂的人,才能說出這樣深刻的話,才能有這樣直觀的見解。

而就是這幾個字,卻是每一個字,都由無數人的幸福與生命鑄刻而成。

開皇年間,中國的人口統計超過了五十萬,而直到後來的唐玄宗年間,人口峰值才又達到了開皇年間的水平。在貞觀之初,中國人口足足下降了三千多萬!

“吾必善待吾民,一以貫之!”

在這一刻,雖然還有著後世的靈魂,李元霸卻已經真正的融入了這個時代,水乳交融,再無任何隔閡。

進入城中之後,李元霸不得休息,立刻安排各地府兵就地解散,發給賞賜,提拔重用這一戰的有功軍官與士兵,計算報銷費用,安排各地官府秋收,然後準備冬天的農田水利。

整整一個月間,李元霸片刻不得休息,一直忙到秋收結束,方算是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