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武德元年的年底,整個河東大地百廢俱興,李元霸吸引了大量的流民到河東與關中等地,因為河東緊鄰河北,而河北群雄打的方興正艾,正是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時候,李元霸在河東的均田製一出,河北流民紛擁而入,官道不好走便走小道,小道不能走便翻山越嶺,無數河北流民翻山越嶺逃到河東,整整一年間,這股流民潮根本就沒有停止過,一直到年底時,天降大雪,河東與太原地處北方,四麵環山,一旦降雪山道難行,官道又被羅藝等河北群雄封鎖,百姓們沒有辦法,這股移民朝算是暫時被遏止了,隻有那些身體強壯,又沒有家口拖累的豪傑好漢,仍然三三兩兩的到河東來投軍。
這些壯士一到太原,便被安排到城內軍營裏,上次擊敗劉武周後,李淵在收到宋金剛的人頭後一時大喜,除了傳令嘉獎李元霸外,還賜給三軍將士絹帛與製錢,到了年前,又自關中送了李元霸一千多匹上好戰馬,讓李元霸充實河東戰線,接到這匹戰馬還有相應的武器後,李元霸實力大增,信心也更加膨脹,一般在冬季很少用兵,因為天氣寒冷,對戰士及戰馬都是極大的考驗,李元霸留下戰馬訓練和繼續招募新兵,自己親自帶著百練精騎趕往黃土嶺,兩個月間出擊十餘次,甚至以兩千騎兵屢破劉武周的防禦部隊,打下幾個縣城,拔走不少百姓。搜羅光劉武周所有的府庫,等劉武周忍耐不住,拚湊起大軍來還擊時,百練騎卻又以輕騎機動地優秀,迅速撤走,等劉武周的大軍撤走,百練騎卻又重新返回,繼續騷擾。
天寒地冬。從十月過後馬邑地區連降了幾場大雪。天空中晦暗如鐵。就沒有晴過三天以上,李元霸的百練騎輕騎來回,將士的士氣高,裝備好,連番襲攏後令得原本就貧瘠的馬邑不堪重負,達到戰略效果之後,李元霸方果斷撤回。經過黃土嶺與這冬季的襲攏後,任是誰都知道,劉武周再也挺不過武德二年的夏天。
除了軍事上成功,政治上得分,整個大唐河東道在武德元年的經濟與人口發展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因為流民大量湧入,河東道諸州連晉陽在內,人口超過了百萬。兩萬多鷹揚府兵擴軍到了三萬人。騎兵也達到了重騎五百,輕騎三千,原本隻是大唐戰略後方。以守為主地河東道,在李元霸地苦心經營之下,卻是呈現了勃勃生機,隻要掃平馬邑,得到雁門與定襄等郡之後,再得到代郡之後,便會直麵河北群雄!
到時候,絳州雖然設大總管,但是並沒有多少駐軍,整個絳州總管府地十幾個州的防禦也是由李元霸負責,如此一來,整個絳州的人力與物力也用來供應晉陽,可想而見,等李元霸掃平河北之北的數郡之後,隻需留一定的兵馬防備突厥,之後便能以雄師十萬,橫掃河北。
如此一來,李家一統天下的機會將大大增加,其進程也會加快。
最少,羅藝要麼更快的投降,要麼就被李元霸所消滅,在此之後,在平原割據地竇建德便會直麵李家鐵騎的兵鋒,而不會在李世民攻打洛陽的時候前去援助。對李家來說,這無疑是奪取天下的勢頭更加猛烈,更加容易,而秦王李世民的軍功,卻又會黯然失色了。
確實,在李元霸取得赫赫戰功的時候,李世民的日子卻並不是那麼如意。
被封為秦王,隴西道大行台尚書令之後,李世民統領精兵經略隴西,先令豐州總管張長遜統兵攻宗羅,結果宗羅被張長遜擊敗後,自稱西秦霸王的薛舉率軍前來援助,西秦軍人數並不多,也就是五萬多眾,然而隴右漢子比之全國各地都更加彪悍,從唐季時便強於天下諸道兵,到了明朝時,九邊邊軍中仍然以秦軍最強,什麼關寧鐵騎簡直提鞋也不配,薛舉父子又有隴右有名地豪傑之士,史書記載:舉容貌瑰偉,凶悍善射,驍武絕倫,家產巨萬,交結豪猾,雄於邊朔。
這樣一個豪傑已經很難對付,而薛舉之子薛仁果更是萬中無一地豪傑勇武之士,薛舉領大軍,薛仁果領隴右鐵騎,所向披靡,打敗張長遜後,薛舉父子兵向關中,在長武與李世民所領唐軍主力交戰,結果李世民遭遇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大敗。
唐軍崩潰,大將慕容羅、李安遠、劉弘基等行軍總管並陷軍中,為西秦軍所俘,李世民難敵薛舉父子兵鋒,隻得引軍還長安,暫避秦軍鋒芒。
薛舉原本可以擴大戰果,不過連連惡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