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湯的話,豆腐熟透了就可以撈出來了,切勿在水中熬煮太久,否則豆腐會變爛,鮮甜的汁全都散開到了湯水中,這樣的豆腐吃起來便如同嚼蠟,半點鮮味也沒有了。
豆腐瀝幹後,放入盤中備用,將香菜末撒在豆腐上,澆上泡了足足有兩刻鍾的薑汁,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除了這幾道菜,林言又撿著廚房裏不太耐放的一些肉菜,隨便的煮了幾個,簡單的湊夠了三菜一湯,便放在了灶台放溫著,將給周祭酒的生薑杏仁粥和薑汁拌豆腐給他端了過去。
周祭酒喝了藥,人算是清醒了一些了。
見著林言端了粥來,竟還眼前一亮,笑嗬嗬的說:“真是好久沒有喝粥了,想你這一手手藝啦。”
林言看著他蒼白無色的唇,心裏發酸:“老師這一路辛苦了。”
周祭酒搖了搖頭:“瞧你說的,我們這一行人誰不辛苦,但既然要幹一番事業,就得敢拚。”
大概是見林言心情是真不好,他慢慢說了起來:“四十幾年前,我也才和你們這般大,當時科舉製度還很亂,多的是利用家裏的權利,作弊,修改名次……真正十年寒窗讀出來的書生,沒有哪個是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對待的。”
“當時我還年輕,憑著一腔熱血,覺得自己能考上,便不顧家人的安排,參加了鄉試。”
他慢悠悠的說著,笑著看著林言:“結果就是,我的文章居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的,而我,直接落榜了。”
當時的周祭酒還很年輕,並不懂什麼叫忍氣吞聲,當場就鬧了起來。
甚至沒有任何猶豫,就戳穿冒了他的名次,得了解元的公子。
那公子也不簡單,當天晚上就尋了他,狠狠的報複了一番,若沒有遇到那位,他隻怕就死在了四十多年前的那個夜晚了。
想起這件往事,周祭酒笑道:“先皇當時會出現在那,本就是衝著整治鄉試作弊去的,他全程圍觀了我如何和第一名鬥詩,如何戳穿第一名作弊,甚至,早就料到我會遇到報複,專門跑去救了我。”
雖然先皇說,救他,是因為他學識淵博,認為他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不忍朝廷錯失良才。
但周祭酒仍是認定了先皇就是他的救命恩人,從此對他忠心耿耿。
而先皇也沒有虧待他,兩人聯手,解決了科舉作弊,整治了科舉的所有不公,甚至兩度變法改革,為大梁製定了不少實用的,惠民的律法。
後來,周祭酒得了先皇的信任,成了太子太傅。
又得了當今聖上的信任,依然還當太子太傅。
他一生兢兢業業,沒有人知道,他這一生的拚搏,不過隻是為了報那知遇之恩。
周祭酒說,趙衍的脾性就很像先皇,將來也會是個好皇帝,他這一生也已經到頭了,他為周家帶來了至高無上的榮耀,如今到了生命的最後關頭,為自己再衝動一回又如何?
林言聽著周祭酒說起四十幾年前的往事,心中不勝唏噓。
果然,真誠的對待一個人,是會得到同樣,甚至更多的回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