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易中海還沒說完,王一昊趕緊止住他:
“別,別,後浪還沒有推上來,已經死在路上。”
易中海尷尬地說不出一個字,王一昊淡淡地笑一笑,抱著工具箱走出了鉗工車間。
去他媽的鉗工車間。
去他媽的易師傅。
終於可以向你們揮手再見了。
李主任已經等在科研部門口,特事特辦,特事特批,還未經廠部研究,也未經過楊廠長點頭。
馬曉光和王一昊在科研部有了工位。
李主任自然對二人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進行了一陣鼓吹,吹得馬曉光滿頭都是汗。
二人拘謹地坐在辦公室,李主任還有要事,吩咐二人好好學習好好進步,離開了科研部。
科研部的王部長矜持地看著王一昊和馬曉光的紙質檔案,馬曉光的也就兩頁紙,王一昊的還有些看頭。
翻來覆去看了許久,王部長才開了腔:
“王一昊鋼鐵學院畢業的?”
“是,”他畢恭畢敬地答道,若不是這一段時間苦攻鋼鐵學院的教科書,他也不敢答得如此鏗鏘有力。
王部長將檔案隨手扔在辦公桌上,“聽說你們有一個比賽,來科研部借用一些資料,工位給你們了,你們鼓搗你們的項目就是了,科研部的事務,就暫時不用你們費心。”
媽的,借調。
他的口氣和鉗工車間主任完全不同,這是有借有還,再說了,也不是他想借的,遲早要把自己和馬曉光踹回鉗工車間。
到那時,滿車間的嘴臉更是好看得五顏六色。
滿以為科研部的人員有文化有素質,工作環境遠勝於鉗工車間。
才一開始,就讓他知道此地非善地,說不定競爭比鉗工車間更劇烈。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若鉗工車間是烽火硝煙的戰場,那這裏有可能就是暗黑的惡魔世界。
兩人往工位一坐,其他的工友仿似瞎子,完全看不到新進來兩位同事。
王一昊低聲說:
“不理了,走一步看一步。”
他豎起耳朵聆聽同事們的研究項目,聽了整整一上午,才發現這些草包盡說些無關痛癢的數據和話題。
噯,拉倒吧,靠這些人來振興國家產業。
研究已到了最後階段,王一昊填表向王部長申請蓋章,向舉辦賽事的單位遞交材料。
王部長拉長了調子:
“不是你們說要參賽就參賽,還要科研部檢驗,開會討論。”
幸虧他預估了時間,就怕這些官老爺或泡妞不痛快,或賺錢不利落,心情不悅不肯蓋章,道:
“好的,我等部長蓋了章以後再去遞申請,還來得及。”
“科研部最近在忙一個國家的大項目,等忙完,再檢驗你們的項目。”
一聽說國家大項目,王一昊有些吃不準:
“敢問部長,這個項目要忙多久?”
“半年。”
王一昊的心都涼了:
“年後就是比賽日程,還有兩個月的時間了。”
王部長翻翻眼皮,“國家項目重要,還是你們的小鼓搗重要?”
他大爺的。
離開易中海,再遇一個王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