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回到皇宮自然是先拜見了皇帝,皇帝並不是很老,可是臉色卻不好,常年煉丹讓他的身體垮的更快了,燕靖看著靠在龍椅上的這個老人心裏並沒有多少傷感,他們之間的感情談不上多壞,但也沒多好,很平淡。
燕靖的聲音也很平淡:“兒臣叩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靠在龍椅上打盹的皇帝醒過來,看見他來有一會是迷糊的,旁邊的太監提醒他,他才想起這下麵跪著的是誰,招他進前:“皇兒一路走的可曾順當?我讓陳相接你接到了嗎?”
燕靖笑笑:“兒臣謝父皇掛念,陳相派去的人兒臣已經見著了。”父子兩人正續天倫時,在殿外伺候著的太監小跑進來:“皇上,靖王殿下,太子殿下到了。”老皇帝一聽很高興:“好。”
竟然扶著燕靖的手站了起來,這是要往下走,燕靖眼皮微合了下,深刻的雙眼皮遮蓋住了眼裏些許的情感,都說皇帝喜歡這個兒子,果然是不錯的,至少比自己要喜歡。
太子殿下並不是皇後所生,更不是皇上的第一個兒子,他比四皇子燕靖還小了十一歲,按理說這無論排行還是功勞他都比不上燕靖的,可是這個兒子卻真的是太子,還是一出生被立為太子。聽說是皇帝做了個夢,夢見一條龍乘著五彩祥雲升空了。
皇上一高興醒了過來,外麵正好傳來報喜的聲音,說是淑妃娘娘誕下一麟兒。
這來報信的是淑妃娘娘的太監,可能一高興說錯了話,麟兒那可是太子啊!
皇上癡迷丹藥,以為自己能夠活幾百年,所以遲遲沒有立太子,大皇子、二皇子在他還沒有當皇帝前就相繼夭折,三皇子倒是平平安安的長到了十四歲,聰慧有加,母妃又是貴妃,太傅是丞相,可見是個太子人選。
眾大臣也擔憂皇上沉迷丹藥,怕他一失手就駕鶴西去,所以以顧相為首的大臣聯名齊上折子請皇上賜他為太子,當然後麵的事人人都有印象,那一年血染都城。上折子的都被砍了,甚至株連九族,這就是本朝最大的慘案“顧臣案”。以顧臣為首的一幫大臣全都被革職了,三皇子本來無辜,可惜後宮幹政,觸怒了皇上,連起母妃一同被殺。
虎毒尚且不食子,可當今皇帝比老虎還毒,可見皇家沒有血緣一說,一旦涉及皇權那就是血腥的。三皇子死後,宮中並不受寵的四皇子燕靖也在十四歲成年的時候跟著連毅去了戰場,七年平亂,最後也就知趣的留在了北平封地。
從那以後皇宮裏做主的隻有皇上一人,剩下的幾個未成年的皇子再沒有人敢說半句話,朝中大臣更不敢再提冊立皇太子的事,所以此刻一聽那個小太監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伺候皇上的大太監李公公立馬變了臉色:“還不快跪下!
”這‘顧臣案’還沒有過去一年!這又出幺蛾子了!看著一起跪下的李公公那個小太監也終於明白過來,臉色煞白,噗通一聲就跪下了。
本來以為要殺頭的,甚至誅九族的,誰知道皇上卻很高興:“好,好,麟兒好,這是天意啊。朕近日就冊封麟兒為太子,淑妃娘娘誕下麟兒有功,冊封貴妃。”母憑子貴說的就是她,這一冊封,舉國上下大驚,哪有一出生就立為太子的?其母親還不是皇後?而且還瞞過上頭好幾個皇子啊!
但是皇上既然已經發話了,那就沒辦法了,幾個沒有眼色的文官上折子都被陳相爺給喀嚓了,甚至都沒有傳到皇帝耳朵裏。說到這裏,陳相爺的大權就從顧丞相死後上來的,陳相在處理顧臣案中立了大功,深得皇上寵信。皇上後期常年煉丹,朝政也漸漸的被丞相攬去,小事丞相說了算,大事,皇上頂多說一句:“陳愛卿酌情處理即可。”所以這麼些年,陳相的權利可謂是滔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