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還有一條腿寄著吧,這次他的態度好了許多。
語氣不再咄咄逼人,但話語仍是不好聽。
“富陽縣主,小民知道,那些生活還過得去的人來領粥,可能讓您看著不順眼,可是我們可以驅趕他們,不給他們領粥啊,為什麼要給災民的飯裏加糠皮和麥麩呢。”
許洄溪看著他。
問:“照現在這樣的速度,你們的米還能能吃幾天?”
這個周可久心裏有數:“還能吃六七天吧。”
“那麼七天以後呢?怎麼辦?”
周可久有點窘,還是嘴硬。
“王爺已經派人向周邊州縣買米了。”
“周先生,這不是長久之計。”
許洄溪溫和地說:“而且你說要驅趕那些不是災民的人,這也不切實際。”
“首先,他們並不是很容易辨別,其次,驅趕他們,說不定會引起衝突,而且還需要人力物力,光是這些粥棚,恐怕就需要不少人力吧?”
周可久不說話了。
粥棚這件事。
王爺是交給他辦的。
確實用了不少人力物力,這些人的開銷也是一大筆錢。
見他不說話,許洄溪轉向李珩。
“王爺,對於那些快要餓死的人來說,粥裏摻一些麥麩和米糠,他們照樣吃得很香。”
“而對那些家裏有餘糧,隻是想來占些便宜的人來說,這種粥吃起來就不那麼香甜了。”
“再加上登記造冊,加強監管,這樣,一些不太需要的人,就會自覺地退出領粥的隊伍。”
周可久越聽
。
眼睛越亮。
他忽然走過來,向許洄溪行禮。
“富陽縣主,是我鼠目寸光,誤會了您,我向您道歉。”
許洄溪對他微微頷首。
對李珩說:“這樣施粥不是長久之計,王爺,我有一個建議。”
李珩看著她,目光中都是讚許。
“富陽縣主請說。”
“我有一個想法,可不可以以工代賑?”
沒等李珩說話,周可久先喊起來。
“妙啊!好辦法!”
其它的豪紳名宿也跟著點頭。
修築水壩需要人力,開采煤礦需要人力,重建城市也需要人力。
而現在,有這麼多的人,衣不蔽體地在街上流浪。
在街頭一站一天,就為了等這一碗粥。
許洄溪提出方向性的建議。
周可久腦子裏,立刻就有了具體實施的辦法。
他望著李珩:“王爺,關於這件事,小民要跟您彙報商量!”
李珩失笑。
正好這時走到枚園門口。
向眾人客氣地微一施禮,許洄溪帶著歡喜,回了自己院子。
周可久看著女孩子纖瘦的背影,隻覺得感慨萬千。
原來,女人也可以參予大事。
其實,女人並不都是目光短淺。
有了大方向,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按照許洄溪的建議。
縮減粥棚的數量,粥中增加了大量的麥麩和米糠。
這樣一來,很多並不需要這口粥救命的人,就不再去排隊領粥。
而那些確實需要的人,卻不再是排一天隊,都喝不到一碗粥。
同時,周可久根據需要,增加了各種工作崗
位。
招收流民,修複毀壞的街道和房屋,清理田中的淤泥,為下一輪種植做準備。
統稱為以工代賑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