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郊外插曲,迷信(2 / 2)

環境讓人感覺更加窒息了。

"你現在哪呢?"領導詢問。

張雲庭看了看周圍,雖然他就在臨安市,但以學校領導的尿性,肯定會讓他立即趕回來。假如自己親自製造一些麻煩,領導反而不敢怎麼樣。

"在老家呢,而且票也不好買,估計要一個星期左右。"

"這是組織的決定,假如你不盡快趕回來,後果由你自己負責。"領導恐嚇道,然後掛斷了電話。

張雲庭看著手機屏幕,罵了一句"神經病啊",然後接著閉眼休息。

組織這麼嚴,能幹什麼呢?張雲庭不解,假如自己放在領導的位置,每天8小時生產其實物資已經足夠多了,雙方是科技的差距,就像紡織工人無論如何努力,都比不上工業流水線。

唯一可能的是,如今世界的領導係統已經癱瘓了。

各種大型的組織都是一樣的,譬如在和平時期的企業,他們都以利潤為生。當一個企業利潤高時,經營效益好的時候,管理和規章製度都是最寬鬆的時候,這時候員工的自由更大,大家其樂融融,反而可以激發出更多的想法和鬥誌。

而一旦效益降低,高層沒有什麼改變的辦法,就隻好從規章製度入手。抓考勤、抓各種細節,讓員工感到各種不自在,最後生產效率沒有提高,企業的利潤也不會提高,而員工的工作體驗反而更加糟糕了。

張雲庭猜測,假如戰爭一旦爆發,平民肯定要往鄉下逃荒,雖然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進入到工廠裏參加勞動,但還是有老弱病殘,已經遊離在官方之外的少數群體。畢竟隻要不領薪水,甘願去當三和大神,願意饑一頓飽一頓,在這個社會還是沒人敢把這種人怎麼樣。

這樣的人離開了城市,前往農村,首先困難的就是水電問題。畢竟農村的水電隻夠當地人使用,外來人口稍微一多,肯定會造成資源緊張。其次由於農村的治安不好,警力沒有在城市中那樣密集,所以會有大規模惡性事件發生,甚至從讓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倒退,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方,各種黑惡勢力卷土重來。

張雲庭來到農村的老家,由於年久沒人打理,大門上蒙上了一層灰,門前還有兩幅對聯,那是數年前春節時貼上去的,現在上麵的字已經模糊不清了。院子裏到處都是飄散的落葉,是風從屋頂上刮來的。按照家裏的習俗,每碰到生活中不可解決的事情,都會來到老家的院子裏拜一拜。

張雲庭是不迷信的,但這次不一樣了,他好像理解了為什麼人會相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個人可以決定的事情太少,在命運麵前,人像一個被隨意把玩的玩具。假如內心沒什麼支撐,恐怕很難按照心裏的路線走下去。

為了從始至終,必須相信些什麼。這就是神明的意義,宗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