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上五張一百的票子,徐世宏這下相信了,忙堆著笑說:“好啊好啊,我晚上就和我老婆商量,要不你們明天就過來吧。”
陳陽當然希望越早定下來越好,就和徐世宏約好了明天過來簽協議。
隔壁的那家店的老板叫楊樺,三十多歲,腿有殘疾,至今都沒有娶老婆,就靠祖上留下的這間房子,開個小賣部度日。
楊樺家更好談,聽說陳陽出三萬一年的租金,一口便答應了下來。陳陽照例當場給了楊樺500塊的定金,越好第二天過來簽協議。
眼看很容易就談下了兩家房子,張璐瑤提議是不是再租幾間下來。陳陽自己有打算,他知道日後秋水鎮的旅遊開發下來,整個鎮上的飯店不會少。而陳陽的目的並不是僅僅開飯店賺錢那麼簡單,他要做的是一個品牌。
陳陽說:“不用那麼多,我們隻需要再秋水鎮上有一家飯店,做好這一家飯店,做出我們的特色來,打出我們的品牌才是關鍵。前期我們的精力有限,飯店多了不容易管理,所以隻需要這一家就足夠了。”
張璐瑤很佩服陳陽的說法:“不簡單,你看的還真遠,我還以為你開飯店隻是為了賺錢而已。”
陳陽說:“品牌是一個企業的靈魂,做一個品牌需要很多年的沉澱。秋水鎮作為一個新開發的旅遊地,無疑給我們創立新品牌帶來了機會。我們以一家店為基礎,如果能夠做出像北京金聚德那樣的品牌來,你還怕我們不能開分店嗎。”
張璐瑤點點頭,一時好不能完全理解陳陽說的什麼品牌的意思,隻是感覺聽起來確實有些道理。
物色好飯店的地放,陳陽和張璐瑤準備繼續尋找開旅館的地方。
“我們先回去吧,明天咱們去蔣文海和周景天的老房子看看去,我覺得那裏適合開旅館。”陳陽提議說。
“去那裏幹什麼,地方那麼偏僻,我看不適合開旅館吧。”張璐瑤不解的問
陳陽早已把自己要開的旅館定義為不是簡單的睡覺的地方,而是修身養性的雅室。日後來秋水鎮旅遊的遊客,少不了兩種人,第一種是厭倦了城市的喧囂,想體驗一下水鄉的清淨舒適;第二種是骨子裏就喜歡風雅的人,他們來秋水鎮就是想尋找自己心裏那種“寧可食無魚,不可居無竹”的意境。所以旅館的選址必須清淨、臨水,最好能有一些亭台樓閣的。滿足這些條件的隻能是明清時大戶人家的老宅。而蔣文海、周景天雖然不是什麼名人,但都是晚清時期秋水鎮上富裕的大戶人家。
兩人如果秋水鎮政府,遠遠的又看見鎮政府門前圍了一群人,不用說,又是來上訪的。陳陽心想,幾天前蔣家村的人不是才來上訪嗎,林峰承諾半年內解決長發造紙廠的問題,怎麼這麼快又來了。
陳陽和張璐瑤為過去一聽才明白,這次來上訪的不是蔣家村的人,而是秋水鎮上的居民。雖然長發造紙廠的排汙口在春水河,但是春水河與秋水河之間還是有河道相連的。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長發造紙廠排汙特別厲害,汙水順著河道飄到了秋水鎮上。居民隻得到鎮政府門口上訪了。
林峰又一次站在鎮政府門前和居民交涉,說來說去居民就是不肯走,林峰沒辦法,隻得使出上次對付蔣家村的辦法,先承諾了再說,糊弄一天是一天。
站在人群後麵的陳陽,突然有了個主意。長發造紙廠汙染對與秋水鎮來說不是件好事,為了發展秋水鎮的旅遊,向長發造紙廠這樣的汙染企業必須要關掉。陳陽開始還擔心長發造紙廠關不掉,後來知道這個廠和曹希傑、張永勝有關,那樣的話過不了多久肯定要關掉。現在陳陽想,也許在造紙廠關停前用他做做文章,讓秋水鎮政府失去的民心,再次彙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