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幾件小事(1 / 2)

平頂山概是麒麟山脈在宇多朝境內最高峰,既是統稱,也算特指。此峰距地萬丈,人不可仰視,山腳占地極大,卻又無一般意義上的峰頂,最高處竟是一大片寬闊平地。憑曆來仙家推演考證,這麒麟山脈數萬年前亦是當時天塹,不過那時的平頂山或者隻是一汪大湖,憑著滄海桑田,地殼發生碰撞,才推擠出現在的規模。至於如何解釋峰頂的平滑,隻當此山高聳天際,那罡風日夜切削得來,至於真實情況,至今尚不可論。

此山因其獨特,曆來是該方地界的奇聞,其中妖怪精魅多如過江之鯽,奇花異木集疊的鱗次櫛比,唯有人跡罕見。至於八千年前真一道祖創下長生一途,繼而傳教四方,讓人族有了抗衡萬物的本領,其後才有脫俗的仙家在此地修行,其中佼佼者便有五千年前真鼎上人借此處開闔天機成仙得道,三千年前玄明羅漢了悟洞虛證身成佛,一時名聲大噪,遂引來許多勢力覬覦,一番較量後,終成如今的三足鼎力之態,此後三家仙教以此山為中,圈了方圓數萬裏充作道場,又設了大大小小許多的法陣,讓這一片終年隱在雲霧之中,故而千年以降,凡人大多隻是知道有平頂山這處仙家寶地,至於具體麵貌,隻能妄加猜度了。

仙家三教,緣何發跡,本事幾許,並不是凡俗能知道根腳的,隻是無端占了這有名的仙山,又多有民間的傳說,故而身份上要大的多。要說此地當世大能,統有三教掌令,分別是正平教白鶴上人、定山寺了敬羅漢、寶頂派紫微大士,三家拱立主山而建,巒邊又有十數小門派星羅棋布,虧得這山域縱橫捭闔,資源奇多,故此才塞下如許多修士,彼此倒也和睦,平日裏鮮少有甚鬥毆摩擦。

這日定山寺達摩院中,大和尚苦智待教習完眾學僧後,閉目穩了穩禪功,方才起身回自個的房中擎出一盤骨珠來,仔細數了數其中數目,似乎並無差池,遂邁著四方步氣定神閑的往本家主持處行來。行至主持房前,稽首喧了一聲佛號,擱門外問安道:“稟師祖,達摩院律教苦智有事叨擾。數年前吾師柱地行者修行至昆吾山中,得遇一金蟒,吾師怕他有朝一日化蛟為孽,便耗費自身修行將其斬殺,而後感懷上蒼恩情,本著物盡其用的想法,止取其脊骨上好者,煉化成一百零八顆骨珠,欲成一器。叵耐吾師降妖力虧,傷了本身,精力上很是有些不殆,是以特令弟子前來求師祖助成美事,與此物超度怨氣,歸化賦法,好成真品。”

傳聲片刻,房門洞開,一身素袍白須掩頸的了敬羅漢踱步而出,他拿眼看了看麵前的徒孫,又拿枯槁也似的手指掀了盤子上蓋的紅綢布,撚起一顆珠子端詳片刻,方慢聲道:“你家師尊何時歸來?而今傷情如何?”

苦智忙屈身道:“稟師祖,師尊於月前歸寺,瞧來有些氣血不穩,又加之心急煉化這蛇骨,多耗了些法力,不曾靜心調養,而今精神虛虞,更不能親自前來拜見,說不得讓徒孫前來求教!”

老羅漢聽完微微頜首,眉頭略微觸了觸,垂目再看了一眼徒孫手上的盤子,把手中的骨珠放歸盤中,慢聲吩咐道:“既如此,你且去庫院領來燒仙草汁三滴,淨塵丹一顆,辟靈水一斛,連這蛇珠一並送我丹室中,待得半旬後來取法珠。”話畢從袖攏裏掏出半塊玉符,苦智看見忙接住,老羅漢又吩咐道:“回去告知你家師尊,事不可為,不可強求,行為之間須有輕重緩急,莫要因小失大,亂了方寸。”苦智忙不迭點頭應是,見師祖拂袖進了裏間,方才小心關了房門,低著頭急速離去。

大和尚並不敢怠慢,大袖攏了盤子穩穩的往回走著,來到一處拐角卻險些擦著一人,定身去看,卻是本寺戒律院的苦慧師兄,當下宣了佛號,問道:“師兄莫怪,師弟因有些要事,行走之間疏於觀望,差點唐突了師兄。不知師兄此去何處?看師兄臉色,頗有急切。”

苦慧也看清楚是誰,略整了整僧袍,回道:“方才門下有個執事麵顯毒色,莫不是堂食有什麼差池,師弟正要去齋堂查驗一番,不想走的急了,衝撞了師兄,這下賠個不是。”

苦智聽罷便是一驚,忙問道:“居然有這事?何人敢於我定山寺中下毒害人?”

苦慧搖頭道:“現下尚不知具體,是否下毒中毒,仍是猜測,師兄莫要驚慌揣度,待師弟過去細細探究,好叫師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