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溝通的影響力量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的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溝通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影響力釋放的過程。溝通是一個人獲得他人思想、感情、見解、價值觀的一種途徑,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座橋梁,通過這座橋梁,人們可以分享彼此的感情和知識,也可以消除誤會,增進了解。在當今這個高速發展變化的時代,溝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個人發展的成功與否往往由這個人的溝通能力決定。現代社會裏的商品交換、商貿談判、政治交往,都需要通過語言的說服與溝通來完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正是由於這如此多的“不同”,矛盾和誤會不可避免。但是,聰明者總是用語言來化解隔膜,解決問題;愚蠢的人總是揮舞著拳頭來使矛盾激化,製造事端。征服一個人,以至於征服一群人,用的往往不是刀劍,而是舌尖。著名管理學家巴納德認為:“溝通是一個把組織的成員聯係在一起,以實現共同目標的手段。”有關研究表明:管理中的70%錯誤是由於不善於溝通造成的。通常來講,溝通的外延很廣,這其中言語溝通是所有溝通中最普遍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言語溝通,要與別人打招呼、要與上級彙報工作、要給下屬指令、要與同事交流意見、要接待客戶、要組織會議、要打電話等。諸如此類的言語溝通活動已經成為我們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所有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如果能夠善用“溝通”的力量,和諧和溫情的氣氛可以出現在每一個組織當中。老孫要去與總經理爭論,“我們雖然是工人,但是我們也是人,怎麼能動不動就加班,連個慰問都沒有!年終獎金也沒有幾個錢。”老孫出發之前,義憤填膺地對同事們說,“我要好好訓訓那個自以為是的經理。”“我姓孫,和經理約好的。”老孫對經理秘書說。
“是的是的,經理在等您,不過不巧,有位客戶臨時有急事找經理,麻煩您稍等一下。”
秘書客氣地把老孫帶到會客室,請他坐下,又麵帶微笑,“您是喝咖啡還是喝茶?”“我什麼都不喝。”老孫小心翼翼地坐進大沙發。“總經理特別交代,如果您喝茶,一定要泡上好的龍井。”“那就茶吧!”不一會兒,秘書小姐端進連著茶托盤的蓋碗茶,又送上一碟小點心:“您慢用,總經理馬上出來。”“我是老孫,你沒有弄錯吧!”“當然沒有弄錯,您是公司元老,經理經常說起你們最辛苦了,一般同事加班到八點,你們得忙到九點,實在心裏過意不去。”正說著,經理已經大跨步地走出來,跟老孫握手:“聽說您有急事?不好意思我來晚了。”“其實,也……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幾位工友叫我來看看經理您……”不知道為什麼,老孫那一肚子不吐不快的怨氣,一下子全不見了。臨走還不斷對經理說:“您辛苦,您辛苦,打擾了!”通過秘書小姐的溝通,在經理還沒有出麵的時候,問題就已經解決了一半。事實上,在每個組織當中都不應當出現爭執,隻要我們能夠善用溝通,能夠用溝通化解隔膜,讓彼此敞開心扉,即使對峙雙方實力懸殊,能夠通過言語溝通解決的問題何必以強淩弱呢?1942年,美英兩國決定不開辟第二戰場,而開辟非洲戰場,即“火炬計劃”。為了表示誠意,丘吉爾親自到莫斯科與斯大林會談。斯大林嚴厲地質問說:“據我所知,你們不想用大量的兵力來開辟第二戰場,甚至也不願意用6個師登陸了。”“的確如此,斯大林閣下。”丘吉爾誠懇地說,“事實上,我們有足夠的兵力登陸,但是我覺得現在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還不是時候,因為這有可能破壞我們明年的整個作戰計劃。戰爭是殘酷的,不是兒戲。我們不能輕易作出某一決策。”斯大林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厲聲說:“對不起,閣下,您的戰爭觀與我的不同,在我看來戰爭就是冒險,沒有這種冒險的精神,何談勝利?我真是不明白,你們為什麼那麼害怕德軍呢?”氣氛緊張起來。丘吉爾看到斯大林的態度如此堅決,為了打破令人窒息的氣氛,隻好轉變話題,談談對德國轟炸的問題。經過這番談話後,緊張的氣氛有所緩和。斯大林的臉上也出現了一絲笑意。丘吉爾認為現在是說出英美兩國商定的“火炬計劃”的時候了,於是說:“那麼,尊敬的閣下,現在來談談法國登陸的事情吧,我是專門為了這而來的。事實上,我認為法國並非唯一的選擇,我們和美國人製定了另外一個計劃。美國總統羅斯福先生授權我把這個計劃秘密地告訴您。”斯大林看到丘吉爾一副神秘的表情,不禁對這個“火炬計劃”產生了興趣。丘吉爾簡單地介紹了“火炬計劃”的內容,斯大林很感興趣,還談了他對這個計劃的理解和意見,丘吉爾表示讚同。此時,雖然斯大林對英美推遲在法國登陸的事情不悅,但是氣氛已明顯緩和。丘吉爾又繼續說:“我們還打算把英美聯合空軍調到蘇聯軍隊南翼,以支援蘇軍。”這回斯大林的臉上才露出了滿意的表情。至此會談已是雲開霧散。緊接著,丘吉爾順水推舟,他說:“現在我們三國已經建立聯盟,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這樣,斯大林最終接受了“火炬計劃”。丘吉爾見斯大林心情不錯,隨即說:“尊敬的閣下,您已經原諒我了嗎?”斯大林哈哈一笑,說:“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過去的事情應該歸於上帝。”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在解決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外交領域,口才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外交談判以及化解經濟、軍事、貿易等重要衝突的外交斡旋中,對此,古今中外的遠見卓識者和成功的政治家曆來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無不把高超的外交談判和斡旋能力作為實現政治目標的首要手段。溝通就如人的血脈,如果溝通不暢,就如血管栓塞,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學會溝通,就要懂得其途徑。因為它不隻是語言,還包括動作、姿態、眼神、表情等。有時一個眼神,一句我來了,抱一下肩膀,笑一笑等都會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你沒有和對方、同事、上司、下屬做到合適的溝通,那麼你們的關係就不會很好,工作的開展也就不暢,同事也不會真的服你。也許他會一時尊重你的職務,可後果是他會離開,去找自己的前途。如果你沒有和你的上司有良好的溝通,那麼你的上司會對你有一種不相信的心態,就是你做好了,他也不怎麼喜歡你。如果你的人際關係不好、溝通不暢,工作就不會順心,因為沒有人會和不懂溝通的人有良好的合作。這是一個溝通的年代,世界的主流是崇尚文明與發展的,當強國企圖吞並弱國,戰爭迫在眉睫的時候;當自己國家的尊嚴受到傷害,被人無禮踐踏的時候;當國與國之間發生利益糾紛,矛盾即將激化的時候。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而是用舌頭來化解危機。這就是溝通的力量。
真誠溝通,無往不利
在與人溝通中,影響力發生作用的基本點就是真誠。真誠是一個人走向人生頂峰時所自然呈現的態度,是一種堅韌的力量。真誠在內心就是純淨無染,表現於外就是真實不虛,率真自然,如此則自然心懷坦蕩,正直無私。真誠是春風,能拂去心靈的微塵;真誠是雨露,能滋潤友誼的花朵;真誠給人以希望,帶給人力量……真誠不是智慧,卻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燦爛的光芒。有許多僅憑智慧不可能得到的東西,隻要信守真誠,就會輕而易舉獲得成功。有一個賢明且受人愛戴的老國王,由於他沒有孩子,以至於王位沒有繼承人。有一天,他宣告天下:“我要親自在國內挑選一個誠實的孩子做我的義子。”他拿出許多花的種子,分發給每個孩子,說:“誰能用這種子培育成最美麗的花朵,那孩子就是我的繼承人。”於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大人的幫助下,播種、澆水、施肥、鬆土,照顧得非常盡心。其中,有一個男孩,整天用心培育花種。但是,10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花盆裏的種子依然如故,不見發芽。男孩換了新的土壤,又播下了那些種子,仍然不見發芽。國王規定獻花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都捧著盛開鮮花的花盆湧上街頭,等待國王的欣賞。隻有這個男孩站在店鋪的旁邊,手捧空空的花盆,在那流著眼淚。國王見了,便把他叫到跟前,問道:“你為什麼端著空花盆呢?”男孩如實地把他如何用心培育,而種子卻都不發芽的經過,仔細地告訴給了國王。國王聽完,歡喜地拉著男孩的雙手,大聲叫道:“這就是我忠實的兒子。因為我發給大家的種子,都是煮熟了的。”後來,這個男孩繼承了國王的王位。和誠實的人打交道,令人心儀。誠實的人常常談笑從容,他們的眼睛和口氣使你無法懷疑話語的真實。他們可以坦誠地談論自己的出身、處境和對事情的看法,使你感到所謂榮辱進退、尊卑顯隱之間,有一個大的道理的存在。掌握這一道理的人敢以真麵目示人,這樣的人讓人感到踏實牢靠。誠實的人同時是得大自在、占大便宜的人。他們比詭詐的人更放鬆,因而更有智力。他們沒羈絆,不設防,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辭令、表情身世來解釋自己。誠實的人把真話像石頭一樣卸到了別人的懷裏,自己反得輕鬆。
富蘭克林也把他的成功歸因於正直誠實的品格,而不是他的才能或演說能力,因為他在這些方麵都沒有什麼出眾的地方。他說:“人們都很看重我。我口才很差,從來不能口若懸河,有時候還結結巴巴,而且經常出錯。不過我還是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地位低的人和地位高的人一樣,品格給人信心。誠實、正直和善良,雖然不是命運攸關的東西,但卻是一個人品格的本質所在。具有這種品質的人,一旦和堅定的目標結合起來,他就有了無比強大的影響力量。他就有力量做善事,有力量抵製邪惡,有力量戰勝各種困難和不幸。
用心溝通,心誠則靈
人與人之間由於認識水平不盡一致,有時會造成誤解導致產生矛盾。如果我們能用心溝通,多注重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這樣就會贏得時間,使矛盾得到緩解。相反,如果度量不大,即使是小事,相互之間也會斤斤計較,最終傷害了感情,也影響了人際交往。《如何使人們變得高貴》一書中說:“把你對自己事情的高度興趣,跟你對其他事情的漠不關心互相作個比較。那麼,你就會明白,世界上其他人也正是抱著這種態度!”這就是說,要想與人相處,首先要學會用心溝通。一個年輕人忍受不了妻子近來變得憂鬱、沮喪,常為一些小事對他吵吵嚷嚷,甚至打罵孩子。他在無可奈何之下隻好躲到辦公室,不想回家。有位經驗豐富的長者,見他這樣,就問他最近是否與妻子爭吵過,年輕人回答說:“為裝飾房間爭吵過。我愛好藝術,遠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我們特別為臥室的顏色大吵了一架,我想漆的顏色,她就是不同意,我也不肯讓步。”長者又問:“如果她說你的辦公室布置得不好,想把它重新布置一遍,你又如何想呢?”“我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青年回答說。長者卻解釋說:“辦公室是你的權力範圍,而家庭以及家裏的東西則是你妻子的權力範圍,若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她的’廚房,那她就會和你剛才一樣感覺受到侵犯似的。在布置住房上,雙方意見一致最好,不能用苛刻的標準去要求她,要商量,妻子應該有否決權。”年輕人恍然大悟,回家對妻子說:“一位長者開導了我,我百分之百地錯了,我不該把我的意誌強加於你。現在我想通了,你喜歡怎樣布置房間就怎樣布置吧,這是你的權力,隨你的便吧。”妻子聽後非常感動,兩人言歸於好。用心溝通,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流。包括用心傾聽,用心體會,一些心不在焉、左耳進右耳出的交流並不是真正的溝通。當兩人的意見或觀點出現分歧,通過用心的交流,就會使矛盾得以化解。隻有讀懂了對方的心,了解對方的感受,站在對方的立場,溝通才會起作用。用心溝通不僅日常生活中需要,在工作、生意場等所有領域都十分重要。沒有真正用心與人溝通,就會南轅北轍,甚至將事情搞砸。一位銷售人員向經理訴苦:“我們的鏡子根本無人問津,參加這種展銷會完全是浪費時間。”經理問他:“這些鏡子是幹什麼用的?”“給商店和辦公室保安係統用的呀。”經理說:“那它們如何起作用呢?”“把它們安裝在天花板上,然後它就開始工作。”經理問:“你是如何演示它的功能的?”“我在會場搭了一個高台,登上去,再故意跌下來,狠狠地摔到那些不會碎的鏡子上,再彈起來,雖然鼻青臉腫、幾欲斷氣,但借此可以向觀眾表明鏡子堅不可摧。我每隔兩分鍾就表演一次。”經理:“那有多少人會跳到天花板上去撞你的鏡子呢?你可以這樣展示:展台周圍藏一些精美的小禮物,邀請大家試試看,看誰能逃過鏡子的窺視把小禮物偷走。”銷售人員:“可我們的鏡子是不會碎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