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影響力騰飛的羽翼
夢想是影響力騰飛的羽翼,那些一舉一動都能產生影響力的人,總會懷揣著屬於自己的夢想。夢想,是一個簡單的信念,是一份對自己未來與生命的責任。也許,是20歲的豪情壯誌;也許,是青春期的迷茫與衝動;也許隻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聲,渴望成功。無數的“可能”,無數的“希望”,隻要我們還有呼吸的權利,就擁有重塑夢想的激情!隻要我們還有生存的氧氣,就擁有締造激情的勇氣!我們小時候都有許多夢想:當一個科學家,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當一名教師,讓自己桃李滿天下;當一名醫生,為人們解除所有疾病……長大後,兒時的夢想被活生生的現實所代替,我們變得很實際:當科學家?我沒有那個頭腦;當畫家?我沒有畫畫的天賦;當工程師?我沒有那份執著……我們徹底地丟棄了那份夢想!其實,有夢想才能創造人生。如果一個人有夢想,認為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那麼他對今日遭受的痛苦,都會毫不介意,因為他一直憧憬著那個未來。一個有夢想的人,即使他前進的道路上風雨交加,也不會停止前進的腳步。有了夢想,有了一個靚麗的目標,一個人就能戰勝挫折,從煩惱中走出來,與苦痛絕緣,從而到達歡愉、舒服的天地。如果我們沒有夢想,前途就會一片黑暗,就會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日子裏,哪裏還會有堅定的意誌、熱烈的期望、足夠的勇氣去打敗艱難和困苦呢?“未來每個人都會有一台個人電腦,而到那時電腦中運行的將全是我開發的軟件程序”,比爾·蓋茨因為有這樣一個堅定的夢想,所以才克服了種種困難,把微軟公司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強的軟件公司,使同行業的人發出了不可思議的感歎:“永遠不要去做微軟想做的事情。”馬登是美國成功學的奠基人和最偉大的成功勵誌導師。他曾說:“夢想是一個人生活的航標,夢想是對未來美好的憧憬,人人都應該有夢想。”看看女作家海倫,是如何實現自己夢想的吧:海倫在年少時就有一個夢想,她想成為一位作家。但是,她並沒有充足的時間去進行創作。生活的重擔讓她每天為溫飽而忙碌,根本沒有心情去寫作。可是,她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50歲的那天,她退休了,終於有空閑的時間了。為了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海倫開始創作,並寫下了自己的第一部懸疑小說。她滿心歡喜地把稿件寄給了三家出版社,可是,她收到的卻是三份退件。不過,她並沒有灰心,將書稿又寄給了33家代理商,但沒有一家願意代理出版她的作品。代理商認為海倫的作品很有創意,但對一部可以出版的稿件來說,僅有創意遠遠不夠。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海倫的小說除了創意之外一無所有。海倫並不認為這是一個打擊,她認為這是自己提高寫作水平的機會。因為有了這些批評,她就知道了自己的弱項在哪裏,強項是什麼。為了寫出更好的稿件,海倫報名參加了一個研習班,主要學習犯罪調查理論和辯論的技巧。此外,她還收集和犯罪有關的文章,並和犯罪學專家聊天,為自己寫作積累素材。時間一長,海倫的寫作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積累的素材也越來越豐富。於是,她重新構思,又開始了創作。
在一個作家會議上,海倫帶去了自己已經完成的一部作品。這次,她把每家代理商的情況考察了一遍,然後選擇了實力最強大的一家,把稿件交給他們看。果然不出所料,出版商看完小說,馬上就問她:“你想要多少稿費?”海倫計算了一下,認為如果自己有12萬美元就可以在兩年內安心寫作,還可以進一步研修,於是給代理商說出了這個數字。代理商立即就同意了,就這樣,海倫出版了自己第一部小說《鹽的世界》,當時,她已是52歲高齡了。有夢想還需要付出努力,這樣才能把夢想變為現實,這就是海倫帶給我們的啟示。夢想是社會前進的動力,人類因為有了夢想,世界才變得美好起來。萊特兄弟之所以製造出了飛機,是因為人類有了飛翔的夢想;愛迪生之所以發明了電燈,是因為人類有了光明的夢想;加加林之所以得以飛上星空俯視地球,是因為人類有了探知宇宙的夢想。在偉大夢想的指引下,人類克服了種種困難,從一次次失敗中走向了成功。夢想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燈塔,也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和對未來美好的期盼。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就好比鳥兒沒有了飛翔的翅膀,無法飛到更高的山巔,一覽眾山小。為了實現夢想,有多少勤勞、熱愛生活的人走在追求的路上,即使道路崎嶇,也阻止不了他們前進的腳步。因為他知道,走過去,成功就在前方。
隻要有夢想,就有實現成功的希望
作家林語堂曾勉勵我們:“人生有夢,築夢踏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隻是到頭來,許多人都隻會怪生活磨蝕了夢想,卻從不責怪自己為何不踏實築夢。“美夢成真”這句話,也許聽起來很遙遠,但永遠不會嫌遲,晚來總比不來好,成功是沒有時間表的。人隻要還有夢想,無論到了什麼年紀,都還有圓夢的希望。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逐一數過,並且不止一遍。後來,他又根據自己認真製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寫好的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複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就叫席維斯·史泰龍。現在翻開電影史,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在這個世界上,有陽光,就必定有烏雲;有晴天,就必定有風雨。從烏雲中解脫出來的陽光比從前更加燦爛,經曆過風雨的天空才能綻放出美麗的彩虹。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夠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痛苦,多一些順利,少一些挫折。可是命運卻似乎總愛捉弄人、折磨人,總是給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此時,我們要相信,隻要擁有夢想,就有成功的機會。
永葆高昂的鬥誌,燃起生命的火炬
生活中有那麼多人沒有確定目標和抱負,沒有良好的人生規劃,而隻是一天天地得過且過,持有這種人生態度的,不要說取得全麵的成功,即便是想取得某一領域的成功也是不可能的。在生活的海洋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隻是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既沒有固定的方向,也不知道停靠在何方,他們在渾渾噩噩中虛度了寶貴的光陰,荒廢了青春的歲月。他們在做任何事時都不知道其意義所在,他們隻是被挾裹在擁擠的人流中被動前進。如果你問他們中的一個人打算做什麼,他的抱負是什麼,他會告訴你,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去做什麼。他隻是在那兒漫無目的地等待機會,希望以此來改變生活。怎麼可能指望一個在生活中沒有目標的人到達某個目的地呢?怎麼可能指望這樣的人不處在混沌和迷惘當中呢?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麼懶惰閑散、好逸惡勞的人曾經取得多大的成就。隻有那些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麵對阻礙全力拚搏的人,才有可能到達全麵成功的巔峰,才有可能走到時代的前列。對於那些從來不嚐試著接受新的挑戰,那些無法迫使自己去從事那些對自己最有利的卻顯得艱辛繁重的工作的人來說,他們是永遠不可能有太大成就的。任何人都應該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不能一有機會就無所事事地打發時光;他不能夠放任自己清晨賴在床上,直到想起來為止;他也不能隻在感到有工作的心情時才去工作,而必須學會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不管是處於什麼樣的心境,都應當強迫自己去工作。絕大多數胸無大誌的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太懶惰了,因而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他們不願意從事含辛茹苦的工作,不願意付出代價,不願意作出必要的努力。他們所希望的隻是過一種安逸的生活,盡情地享受現有的一切。在他們看來,為什麼要去拚命地奮鬥、不斷地流血流汗呢?何不享受生活並安於現狀呢?身體上的懶惰懈怠、精神上的彷徨冷漠、對一切都放任自流的傾向、總想回避挑戰而過一種一勞永逸的生活的心理,所有這一切是那麼多人默默無聞、無所成就的重要原因。對那些不甘於平庸的人來說,養成時刻檢視自己抱負的習慣,並永遠保持高昂的鬥誌,這是完全必要的。要知道,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的抱負。一旦它變得蒼白無力,所有的生活標準都會隨之降低。我們必須讓理想的燈塔永遠點燃,並使之閃爍出熠熠的光芒。如果一個人胸無大誌,遊戲人生,那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有著最良好的裝備,具備一切最理想的條件,而且也似乎是正在整裝待發,然而,他們行動的腳步卻遲遲不能挪動,他們並沒有抓住最好的時機。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在於,在他們身上沒有前進的動力,沒有遠大的抱負。一塊手表可能有著最精致的指針,可能鑲嵌了最昂貴的寶石,然而,如果它缺少發條的話,它仍然一無是處。同樣,人也是如此,不管一個人受過多麼高深的大學教育,也不管他的身體是多麼的健壯,如果缺乏遠大誌向的話,那麼他所有其他的條件無論是多麼優秀,都沒有任何意義。雄心抱負通常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初露鋒芒。如果我們不注意仔細傾聽它的聲音,如果它在我們身上潛伏很多年之後一直沒有得到任何鼓勵,那麼,它就會逐漸地停止萌動。原因很簡單,就跟許多其他沒被使用的品質或功能一樣,當它們被棄置不用時,它們也就不可避免地趨於退化或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