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關於德國的情報到了張春桌子上。
德國,納粹黨曾經是一個社會主義黨派,希特勒為了實現國家社會主義“人民”黨派的諾言,與各政要大資本家采財閥達成妥協,實現黨派聯盟。不達成妥協也沒有辦法,因為科技和經濟捏在他們手中。希特勒也因此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總理。
這種辦法短時間可以,但是時間長了,納粹黨內就出現了分歧。其中最激烈的就是衝鋒隊首領羅姆。6月羅姆因為希特勒明確拒絕了他關於對國防軍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建議,異常惱火。開始主動和納粹黨內外的社會主義派別接觸,尋求他們的支持。
這種情況與中國出奇地相似。隻是稍微晚一點。
不過反擊是納粹黨外發起的,代表保守勢力的副總理帕彭在瑪爾堡大學向學生發表演講時指出納粹黨內極端份子嚴重危及保守黨派的利益,提醒希特勒不要忘記上台之初和黨派聯盟達成的協議,並號召德國人民抵製又一次納粹**浪潮。帕彭的講話立刻得到總統興登堡國防軍大資本家以及大財閥的響應支持。這其實就是給希特勒發出的最後通牒。
而羅姆手裏掌握著百萬衝鋒隊,正在策劃推翻希特勒的政變。
6月30日開始,希特勒率領黨衛軍進行了清洗,不過可不是光清洗衝鋒隊,而是所有的異己全部清洗。從而維持了一個超黨派聯盟,德國總統興登堡維持發表感謝信。8月,興登堡去世。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首領。他實際上把德國元首兼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集於一身。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希特勒的崛起了。
另一條信息是一些具有強烈民族主義思想的德國神父組建“德國天主教會”,原本被驅逐出天主教會的希特勒加入了“德國天主教會”。一些非德國天主教會的天主教會人士基督教會人士猶太人和其他宗教受到了排擠。
林長民和毛石山張國燾秦邦憲圍坐在桌子邊,情報是林長民整理後送過來的。
“你們怎麼看?”
“德國欠著英美法等國家巨額的債務,現在有重新建立歐洲新秩序的主張,而這絕對是希特勒的主張。實際上就是要賴掉國家債務。德國並不是隻有十萬人的國防軍,還有黨衛軍五萬人,羅姆宣稱衝鋒隊有三百萬,可能有些誇大,但是兩百五十萬總有的。所以德國有近三百萬軍隊,戰爭潛力巨大。”毛石山清理著德國的軍隊人數。
“德國人普遍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猶太人的財團對德國的掠奪,而經濟危機也是猶太人的陰謀。所以反猶太人的心理在德國非常濃重。但是德國,猶太人擁有大量資本和財產,主要是第二德意誌時期猶太人發展的結果。”林長民比較關心的是經濟方麵。
“連同也反對馬克思的**,因為馬克思也是猶太人。”張國燾一直話語不多,他從黨的主席到現在的研究員,心理落差太大,一直悶悶不樂。
“德國人認為猶太人是猶大的後裔,是肮髒和惡毒的。由於絕大多數猶太人拒絕承認耶穌就是猶太教信仰的彌賽亞,在《聖經新約》就說“你們是出於你們的父魔鬼,你們父的私欲,你們偏要行,他從起初是殺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裏沒有真理,他說謊是出於自己,因他本來是說謊的,也是說謊之人的父。”,希伯來聖經,也就是“舊約”也包含著這樣的含義,即:上帝已經將他的愛從猶太人轉向了基督徒,猶太人是上帝的“棄民”。希特勒重建德國天主教會,恐怕有更加深的含義。”秦邦憲由於在俄羅斯讀書,所以對於這些曆史有所了解。
“猶太人對這次經濟危機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張春問。
“推波助瀾的作用。”林長民說。
毛石山搖頭道:“恐怕不僅是推波助瀾,就像張會長說的,獲取不合理的利潤,商人的逐利性集中在一些行業之中,導致了經濟失衡。”
張春歎了口氣,笑道:“可能第二次歐戰用不了多久就會爆發。德國為了重建歐洲新秩序,全部的精力都花在軍事工業上麵,這樣就積重難返,到時候希特勒想不開戰都不行。下麵企業,軍隊,老百姓會逼著他開戰。”
“俄國怎麼樣?”張春問。
“蘇聯1920年開始工業管理改組,地方企業收歸中央管理,中央工業占80%以上。1928年蘇聯的工業產值還不到德國的一半,美國的八分之一,全國隻有不到三萬輛拖拉機,99的耕種要靠畜力和人力來完成。”張國燾看了一眼張春,因為這些是蘇聯報告中的內容。中國的農業別說三萬拖拉機,三輛拖拉機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