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隻是不動聲色。
“斯大林認為不搞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蘇聯的國民經濟就上不去,特別是如果重工業和國防工業落後的話,蘇聯就必然淪為西方的附庸。紅軍的武器裝備現代化程度和軍事指揮能力各兵種協同能力也就不足以保衛社會主義蘇聯。蘇聯的五年計劃比我們稍微晚一點,但1933年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9個月完成。建成了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首次出現了拖拉機飛機製造汽車重型機械機床製造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等新興的工業部門。1929年開工建設的第聶伯和水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吳老將軍設計的漳河水電站也許是最先進的水電站,但是我們並沒有開建。蘇聯的石油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克拉瑪托爾斯克建成了規模巨大的重型機械廠。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長為707;工業內部輕重工業的比重也由計劃1927年的605比395,變成466比534。整個國民收入從1928年的244億盧布增加到期1932年的455億盧布。”
張國燾又看了一眼張春。
張春笑了:“你不我,我知道你有話說,不妨直說。”
“雖然我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因為轄區變化太大而變得很難評價。但是我們1933年的總產值,統計局預估700億元。美國公布是434億美元。就是按照國外黑市新民幣對美元的比價,我們也是和美國相當。按照實際購買力水平,我們是超過美國的。隻是因為我們沒有對外公布而已,我認為我們隻是產業結構不能和美國蘇聯相比較,如果按照大農業計算,我們的農業所占的比例要超過百分之八十二,就是算上農產品加工業。把農產品加工業全部扣出來,農業比重也占到了52。比蘇聯的1928年還要高。我們的輕工業和重工業的比例62:38。我說的這個數據還是把紡織業算到輕工業裏麵,實際上我們的紡織業也算是大農業的一部分。”
張春點頭道:“你下了不少功夫。”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我們的重工業幾乎全部是軍事工業和基礎建設。我們有造船廠,武漢去年隻造了一艘船和改裝了一艘潛艇,今年會好一點能出三到四艘。其它的是沙洋和宜昌造船廠生產的小船。我們有飛機製造廠,每年生產大約二十架飛機。今年會好一點。我們有重型機械製造廠,但是每年隻生產不足五千台,主要是工程機械。我們一年隻生產不足兩百台裝甲車。大部分時間都在升級換型號,導致裝甲部隊在每個軍中不足一個師。還算是我們的設備質量很高,是這些年積累下來的結果。我們沒有一台拖拉機和收割機,我們的農業都是零碎的,有很多都是低產品種,高產品種不足百分之六十。雜糧也占了百分之六十,水稻,小麥等主糧隻占百分之四十。林業所占比例達到了整個農業的百分之二十六。預計今年農林牧三分天下,漁業隻占百分之十左右。如果我們全部改種高產糧食,可以”
張春打斷道:“你是想說改種高產糧食,能夠節約大量的勞動力來搞工業是?”
“是的,我認為這是我們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必經之路。而且我們居然還有原始農業中的采集業和狩獵業。比重還在增高。這是落後和愚昧的。美國和蘇聯也許也有這部分的產值,但是沒有計入生產總值,因為這是自然產出。扣除林業中的采集業和狩獵業,我們就比美國要低了。而且我們的人太多,統計時的數據是兩億六千多萬人,這還不算剛進來的敦煌和北貝加爾。人均生產總值要遠低於美國,更加低於蘇聯。”
張國燾總算把心裏的話說出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r1152
最快更新,閱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