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落後的村莊(2 / 2)

院牆很高,還算完整。不過大門沒有了。門口擺放著長矛和馬刀。這是這些男女們用來戰鬥的武器。現在這些人那裏有半點之前任人宰割的樣子?

“我想不起來父母是什麼樣子。我隻記得奶媽。”張春想了很久,才在自己的記憶中找到了這一世的親人的痕跡。沒有,或者說很少,張春正是看到奶媽用身體保護他倒在血泊之中,才意識到了危險,而拚命抵抗的。除了奶媽以外,似乎隻有一些內院的爭寵和宅鬥。現在想起來有些可笑,人都死光了,宅鬥還有什麼意義?張家聚集起來的財富不可謂不多,但是賊人們搶了去,恐怕也換不了多少糧食。張家和所有的地主一樣,將享樂建立在窮人的痛苦之上,現在毀於窮極成匪的人們,這是曆史的必然,連國家都是這樣,何況是家族?

“老爺和太太都很有本事。”春丫說話明顯有些言不由衷。

張春不記得這一世的父母長什麼模樣,卻知道他們都是標準的紈絝子弟和富家小姐,要說什麼本事,恐怕還真沒有。春丫也明顯在敷衍自己。

“要是真有本事,也不會家破人亡。”張春歎了口氣說:“我想去墳前坐坐。”

張春對張秀清交代了一下。然後帶著春丫走出院子門,沒有要人跟著,因為大家覺得沒必要。因為張春拿著盒子炮滿村子殺賊人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為什麼張家會有一把毛瑟手槍,現在沒人知道了,因為主家的人死絕了,而張春並沒有多少這個時代的記憶。這種從上方裝彈的毛瑟手槍,現在看應該也是德國人最先進的槍支。張家有一把,並且都一百發子彈。奇怪的是張家雖然有槍,卻沒人會用,要不然怎麼會把人都死絕了,還要等著張春這八歲的孩子來拯救?

手槍就跨在張春的腰上,剩下的彈夾用棉布縫成子彈帶,六十發掛在春丫身上。十發在手槍彈夾裏。春丫是第一次見到這種鐵盒子還能殺人,比武功什麼的更加有效。所以她像寶貝一樣守著子彈和張春。

張家大院以外的房子燒毀了,但是張春卻看得見廢墟上沒有一篇磚瓦,所以實際上,小榮他們想要找有用的東西的幾率很少,他們更多的是找還有沒有遺漏的屍體。

一些竹林和樹林也被點著,一場雨挽救了它們。地上很泥濘,在野地裏抬著屍體的人們穿著蓑衣,帶著鬥笠。這還是張家從後院的倉庫裏翻出來的。活著和死去的人們都衣不遮體,不管是土匪還是村民。

張春瘦,但是張春除了已經去世的自己家的老爺太太以外,就沒有看見過胖的人。連算起來還算強壯的榨房夥計強子和小榮也瘦的看得見肋骨。隻是身量高一些而已。

死去的土匪比村民更加不如,幾乎是皮包骨頭。

這就是中國的現狀。西洋人說中國是東亞病夫,不是沒有道理。能夠吃飽飯的富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富人們也被**和酒色淘空了身體。這樣的國家怎麼能不失敗?

整個村子,沒有看見普通人家飼養牲畜和雞鴨什麼的。張家有,但是被搶光,一把火燒掉了。老百姓對於過去的張家來說,真的還沒有豬狗重要,因為豬狗總還是有足夠的食物,老百姓沒有。

走出村子就看見了麥田。不管是旱地,還是水澆地,麥田似乎都是小麥和大麥混雜在一起種植的,沒有田壟和施肥,灌溉采用的是漫灌,麥田裏雜草很多。

還算看得過去的是水稻地,一些水稻田被單獨翻耕灌水,這是準備育秧用的。

中國是農業大國,按道理來說,農業技術應該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在張春看來,這裏的農業非常落後,張春見過清末民國初年的農業產量,他當時不相信會有那麼低的數據,但是現在看來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