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原子彈帶來的變局(2 / 2)

失去聯係的不僅隻有中國這個國家。

德國,一個最重要的科學家失蹤了。那就是海森堡。海森堡是在見玻爾的時候和玻爾一起失蹤。隨後就發現這兩個科學家的家人也憑空消失了。

海森堡見玻爾本來是為了英國和德國的如何避免戰爭的問題。現在突然不見了。德國和英國都相互猜疑。

不過很快,匈牙利也發現著名的科學家萊奧.西拉德夫婦以及來做客的詹姆斯?恰德威克夫婦也不見了。

美國,重重保護下的原子彈計劃主任奧本海默,以及一批科學家都失蹤了。而這些科學家所有的研究資料也一並失蹤。

而所有這些,幾乎都與核研究有關。於此同時,德國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放射性研究室一連發表了多篇非常有分量的核研究的文章。所以英法和美國認為是德國劫持了這些科學家,因為德國雖然失去了海森堡,但是整體核研究的並沒有受損。

這讓英美法放棄了紛爭,他們已經知道原子彈有多麼可怕,如果德國搶先研製出來,就意味著戰爭的失敗。

1939年12月1日,雙方都損失慘重的蘇聯和日本在小鎮馬洽進行停火談判,其中一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負責調停的美國向蘇聯通報了核科學家失蹤,以及德國核研究的進展情況。認為現在當前最大的威脅是德國。遠東問題留到歐洲問題解決後再說。

美國還暗示,世界上最可怕的還有一個國家,就是傍邊悄無聲息的中國。中國的可怕是因為它完成了統一,神秘,可能擁有唯一能夠發射衛星的能力。

蘇軍和日本長達兩個多月的戰爭以各自後退二十五公裏,劃出非軍事化區而結束。

日本雖然拿到了中西伯利亞的一半以及勒拿河流域的大部,但是戰死,凍死和餓死,流失的人口高大一百多萬人。是損失最慘重的一方。

而偏偏此時是冬季,想要恢複經濟都很困難。

日本感到了美國並不可靠,強硬派認為正是美國在此時出賣了日本的利益,並且在日本獲取了極大的利益。日本的國庫幾乎空了,而主要的去向就是美國。並且欠下了美國的巨額債務。

強硬派覺得美國除了在自己身上撈好處,並沒有什麼用處。開始主張廢棄日美共同防禦條約,恢複日本正常國家身份。不過裕仁天皇認為此時日本最需要的是在大國的庇護下修生養息。不宜再動幹戈。

日本現在已經擁有了不弱於其他國家的領土,擁有豐富的資源,隻要埋頭苦幹幾年。日本將不懼怕任何國家。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裕仁天皇決定,要與中國重新修複友好關係。因為日本夾在三個大國的中間,在沒有實力之前,至少要穩定中美之間關係,才能保證不敗。蘇日關係隻是暫時停戰而已。日本的領土幾乎全部是蘇聯過去的領土,所以這是一個不死不休的局麵。

崇仁親王再次來到了中國,同來的還有小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通報了關於核武器的情況。毛石山,伍豪,溥傑,蔣經國參加了會談。

毛石山說中國曆來保持中立,但是對於遠東卻是不能放棄的。溥傑拿出了在尼布楚條約的談判記錄,認為中國的疆域應該在勒拿河至北冰洋為界,是當年俄國搶占了中國的領土,中國是不會放棄自己的領土的。

毛石山說,那就用第二方案,即以外興安嶺的北支諾斯山脈直至亞洲大陸最東北的沒入大海,也就是現在科雷馬山脈和楚科奇山脈為界山。

很明顯,中國不願意有日美同盟的存在,要把日本和美國隔開。

談判當然不會成功。洛克菲勒說要回國協商。但是崇仁卻留了下來。

崇仁說日本離開了本島,就已經不是日本了,希望中國能夠歸還日本四島。

毛石山說:“那不可能,現在日本的領土全部是中國的領土,即便是停戰,也是暫時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日本並入中國。就是現在,日本人也能夠在中國大陸各地自由居住,並不影響什麼。”

崇仁沉默不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