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聽完諸葛亮這一番話,氣得吐了一口血,直接死在了馬下。
孔明用鵝毛扇指著曹真說,我今天不逼你。你可以回去整頓軍馬,明天我等著你。
曹真把王朗的屍首用棺木盛貯,送回長安去了。
可憐堂堂魏國重臣,為什麼就這樣被諸葛亮罵死?
我感覺有以下原因。
第一,對陣前太過於自信,說,明天對陣的時候我要和諸葛亮說話,憑我的口才,一定可以讓諸葛亮投降。曹真一聽十分喜歡,就答應了他。但是在真正和諸葛亮的罵戰中完全沒有占到便宜,想到昨天自己還信誓旦旦,隻覺得丟盡顏麵,這才氣湧心頭,導致氣死。
第二,王朗沒有氣勢,氣勢一直被諸葛亮壓著。他先誇了人家諸葛亮一句‘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一瞬間自己便矮了半分,而諸葛亮是怎麼回答的呢,諸葛亮說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諸葛亮不但不領情,反而義正言辭的罵敵人的主子是反賊,這便是氣勢。在辯論中氣勢十分關鍵,往往氣勢弱的一方最後便會失敗,而諸葛亮一開始就占得先機,所以在後麵氣勢也是越來越足,根本不考慮王朗的觀點,直接開罵,說你愧對列祖列宗,你助紂為虐,偏偏王朗還沒法兒反駁,再加上本來氣勢弱,又被一頓臭罵,不氣死才怪。
第三點,其實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王朗忠君禮節的觀念還在。諸葛亮罵王朗是一個厚顏無恥之徒其實倒是錯怪他了,他如果真的是厚顏無恥,就不會被活活氣死。從頭到尾他一直被諸葛亮牽著鼻子走,而且內心還有忠君為國的想法,所以他覺得諸葛亮說的話挺對,站在大是大非的觀念前自己卻沒有理由能夠反駁,因為自己的確是漢朝老臣,也的確應該為大漢謀福利,而在傳統觀念中自己非但沒有興複漢室反而幫助一個外姓之人打江山的確是不改的事實,他無法為自己辯解,再加上氣勢被壓和諸葛亮的一番唇槍舌劍讓自己想說卻說不出來,隻能忍受他的辱罵,而誰有能忍受的住一直被罵卻還不了口呢?再加上他年事已高,被活活氣死倒也是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