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兵退回漢中之後,司馬懿又來到西城,這才知道剛才孔明隻有兩千五百人在城裏。
司馬懿後悔莫及,仰天長歎說,我不如孔明啊。
於是帶兵返回了長安,朝見魏主。
曹睿說,我們能夠收複隴西各郡,都是你的功勞啊。
司馬懿奏報說,現在蜀兵都在漢中,我想發兵去收了西川。
曹睿當然高興,當即表示同意。
這時,尚書孫資奏報說,我有一個辦法,可以讓蜀國投降。以前太祖武皇帝曾經說過,西川那裏就像地獄一樣。中間斜穀道是五百裏石穴,不是用兵的地方。如果我們現在去伐蜀,那麼東吳肯定會抄我們的後路。現在最好是分兵把守,用不了幾年,我們越來越強盛,吳、蜀二國肯定會自相殘害:那個時候再去伐蜀不是勝算更大嗎?
曹睿點了點頭,也就不再提伐蜀的事了,讓司馬懿派人去各地做好防守,留郭淮、張郃駐守長安。
大賞三軍後,返回洛陽。
孔明回到漢中後,發現少了趙雲、鄧芝,心裏非常擔心。
就讓關興、張苞去接應,剛要動身,趙雲、鄧芝回來了,沒有折損一人一騎;輜重物資,全部完好。
孔明親自帶著大家去迎接。
趙雲慌忙下馬跪地說,敗軍之將,怎麼敢勞煩丞相親自迎接?
孔明趕緊扶起趙雲說,唉!是我沒有看出您的厲害,這才導致失敗。現在各隊人馬全部損兵折將,隻有子龍完好無損的回來,子龍是一個真正的將軍。
這時,馬謖、王平、魏延、高翔來到。
孔明先叫來王平,責備說,我讓你和馬謖一起防守街亭,你為什麼不勸他?
王平說,我一直勸他在主幹道安營,殘軍非常生氣,就是不聽我的,我這才自己帶著五千人馬去十裏外下寨。魏兵來到後,直接把山圍了,我帶兵救援,十幾次都衝不進去。第二天,兵敗如山。我孤軍難支,這才去找文長求救。半途又被魏兵困在山穀中,我奮力殺出。回去後,營寨也被魏兵占了。去列柳城時,在路上遇到高翔,分兵三路去劫魏寨,希望收服街亭。看到街亭沒有人,這才心疑萬。登高一看,發現魏延、高翔被魏兵圍住,我又殺進重圍,救出他們,然後就和曹軍合兵一處了。我擔心陽平關有危險,又回來緊急防守。不是我不諫,是殘軍就是不同意。丞相不信的話可以問問其他人。
孔明又叫馬謖進來,聲色俱厲地說,你從小飽讀兵書,熟悉戰法。我也多次交待,街亭是我們的根本,不容有失。你為什麼就是不聽王平的意見?今天我隻能執行軍法了。你放心,你死後,你的家人我會按時發放工資和供給。
說完,命人推出去斬首。
馬謖淚流滿麵地說,丞相把我當兒子,我也把丞相當做父親。我知道自己難逃死罪,我不怨您。
這時,參軍蔣琬從成都過來,大聲勸諫道,不能殺啊。現在天下未定,您怎麼能殺有能力的將領呢,這不是太可惜了嗎?
孔明也是滿臉淚水,說,我也不想殺。但是如果我們有法不遵,有令不止,以後還怎麼帶兵?怎麼治國?
一會兒之後,馬謖的首級被獻在台階下。
孔明大哭不已。
蔣琬問,既然幼常已經伏法,您為什麼哭呢?
孔明說,我不是為馬謖哭。隻是想到之前先帝在白帝城的時候曾經囑咐我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今天果然應驗。我真是後悔沒有聽先帝的話,所以才痛哭。
馬謖這一年是三十九歲,這時是建興六年夏五月,也就是公元228年五月。
其實從馬謖之前的表現來看,還是很有才華的,準確地說,才華橫溢,否則也不會受到諸葛亮的賞識。
但是馬謖敗就敗在自己的性格上,這一點似乎在三國的著名將領裏是共性。
不過,追根溯源,失街亭的原因是諸葛亮用人不當。
假如派去守街亭的不是馬謖,而是趙雲,或者魏延,就算是王平,應該也不至於慘敗。
就算不派這些人去,至少派去馬謖後,不應該派王平和他搭檔,因為馬謖骨子裏看不起降將。
這些說白了,都是諸葛亮用人不當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