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小村子和村子裏的人們(1 / 2)

六歲了,自打他三歲記事起,自己唯一的知識汲取之地也就是這個隻有簡單圖畫的小人書了,津津有味的看著上麵那些小人,沒有注意到一個半頭白發的老人已經悄悄的走進了院子。

直到走到了他麵前,小男孩兒才睜著明亮的大眼睛甕聲甕氣的說道:“奶奶您走路總是這麼小聲,要嚇死人的。”

“乖孫子,不要總學那個養驢的臭老頭說話。”老人一臉慈祥,笑眯眯的先是對自己的孫子警示,絲毫沒有一絲的殺傷力,然後又眉開眼笑的對他說道:“乖孫兒,今天陪奶奶做豆腐好不好啊?”

“好。我能給奶奶拎水,我力氣很大的。”小男孩兒也很高興的附和道。

“恩恩,乖孫兒真乖,哈哈。”老人老懷大慰。她很喜愛自己的孫子,非常喜愛,他就是自己的心肝,自己的寶貝,但是她卻不溺愛自己這個捧在手心的寶貝,她會教導他,卻不會什麼都由著他,甚至有時候會讓他略微的吃些苦,因為老人活了很久,她知道隻有吃過苦的人才會珍惜那些得來不易的幸福。

於是,一老一少就開始他們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工作……

初晨還沒有過去,太陽依舊在半山腰處躲躲藏藏,拘謹地散發著光輝,小村子裏的人們也許有很多還沉浸在夢中,但這並不影響那些習慣早起的人們對這個清晨的欣賞和眷戀。有些人獨獨喜歡黃昏,夕陽的美景讓人陶醉,那雲霞漫天的絢麗中帶有一絲淡淡的哀傷,好像一個遲暮的老人在揮灑著人生最後的光芒。而有些人則更喜歡溫暖中有一絲清涼的早晨,可能是因為初晨的陽光雖然略顯清冷,卻更能張顯生命的力量。村子裏的絕大多數人都屬於這一類,喜歡清晨,因為他們都是遲暮的老人,仿佛不甘生命就這樣流淌一般,對每個人的生命之初有或多或少的懷念,而把這份懷念寄托在清晨的時光中。

一個小村子裏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多這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這個村子裏的年輕人太過稀少,或者說幾乎看不到青壯年,連中年人都沒有一個,放眼望去,整個清晨的小村子都是一個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這已經不是稀奇了,這是詭異。

就是這樣一個詭異的小村子,裏麵的歡聲笑語或者說是聊天打屁卻是屢見不鮮,一個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們起的老早,積聚在一個早餐攤位前吃著在外人眼裏毫無營養且不屑一顧的粗製食物,說著一些沒有營養的話,什麼今天我家的雞下了幾個蛋,你家的地種出的土豆太難吃,老王的柴火昨天送的是濕的,李老婆子前天借了我二斤小米還沒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些在旁人眼中無關緊要的小事在他們說來卻是津津有味,甚至說道高興處都會眉開眼笑,那種發自心底的笑意讓他們滿是皺紋的臉上更添許多活力。

這就是老人們的清晨生活,這就是一群無依無靠,也沒有任何牽掛的老人們的生活。

也許到了中午和傍晚的時候大家還會有更多的娛樂活動,但是像這樣清涼的早晨他們更願意坐在王麻子的早餐鋪子上聊天打屁,度過清晨爽朗的時光。

在這個破落的小村子中間有一個同樣破落的茅草屋,看上去搖搖欲墜的屋子卻已經在這個村子裏曆經風吹雨打幾十年了,卻沒有一次因為風雨的侵蝕而變得有哪怕一絲的傾斜和搖晃。此時的屋子裏很熱鬧,最起碼從人數上來說。

四個須發皆白的老者圍坐在一張木質的小桌子旁邊喝著山茶,為首是一個滿頭白發眉毛很長的老爺爺,其餘的三個人都坐在他的下首,顯然從這個村子的地位上來講,那個眉毛極長的老者是這個村子裏地位最高或是年齡最大的了。

抿了一口清香四溢的茶水,吧嗒了兩下,仿佛很喜歡這個從山野叢林間采摘又經過精細烘烤的不知名野茶,蒼老卻不失威嚴的聲音淡淡響起,“那個女娃子怎麼樣了?”

左手邊的一個老者放下小木杯,回道:“她初來的時候,身體似乎很不穩定,顯然是受了很重的傷,這些天她自己經過調養和吃了小琴子給她特意準備的豆腐後恢複的倒是非常快。”

“不愧是掌握聖靈化的人啊,那樣重的傷竟然恢複的如此之快,實在是出乎意料。”一個滿頭白絲的老奶奶出聲說道。

為首老人眉毛一動,又清抿了一口茶水,衝淡了剛剛的早餐味兒,放下杯子,歎了口氣說道:“那個女娃子的實力如此之強,如果不是我在小段實力上略勝一籌,‘卍解’領域的力量才能瞞住她的感知,否則隻怕我們的身份都瞞不過她的。你們也許都沒有看出來,直到昨天她傷好痊愈時發出的那種波動被我察覺之後,我才敢確定。”

下首的三人都望向他,“那個女娃子不是人類。”老人眼神不變,蒼老的雙眼中透著精明,亮的發光,恍若洞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