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環咬唇想著要如何回答才會不引起李隆基的懷疑, 然而李隆基好像就是隨便問問,在聲音落下以後, 他又關注起神跡。
【毛豆生奶油大福:真的李隆基能早點死二十年就好了。不過, 說起來我記得楊貴妃好像是沒有孩子,不管是跟壽王還是跟唐玄宗。】
【中寓:有沒有孩子這件事不太好講,野史裏提到是楊玉環跟壽王有兩個孩子, 說是在他們婚姻期間生下的。但後來好像是因為楊玉環被李隆基給搶走了, 覺得這事提起來也不好聽,就變成生母不詳。】
處於唐玄宗前期的李隆基見此不同看法真的有點懷疑神跡對他是不是有意見。否則怎麼會讓他剛鬆口氣心又被提起來了?
等等?!
李隆基有點愣住, 他為什麼要在看到神跡提到楊玉環無子要下意識的鬆口氣啊?!
尤其是他的眼角瞥向大殿, 好似有人注意到他的反應。這豈不是讓人覺得他的確有搶兒媳的想法嗎?
一時之間, 李隆基希望神跡不要繼續提“他”不顧子女親情強搶兒媳的事情了。他真的沒有那樣的想法, 誰知道未來的他是怎麼想的呢?
但是, 當新的內容出來以後, 李隆基突然覺得繼續提他搶兒媳的事情也不錯。
這都是什麼啊?!
【Z:我覺得早死二十年有點不太完美,應該是至少早死二十五年。畢竟如果早死二十年的話,李隆基一日殺
三子的成就已經達成了!】
【也不知道該叫啥:這種時候就該說我們二鳳了, 太子謀反都沒有殺, 他竟然一天殺三個兒子, 是不是覺得兒子太多了, 所以想殺殺助興呢(微笑.jpg)】
“一日殺三子?!”這事立刻引起各朝代觀看人們的震驚。
黔首們非常不解:“難道這就是皇家的親情嗎?而且, 殺的還都是兒子?”
兒子代表的是什麼?就因為是生在皇家所以不覺得是必要珍惜的嗎?
黔首們回想著自家, 搖搖頭覺得不管怎麼樣, 他們也不可能狠下死手。那不是一個人啊!是三個人!
尤其是沒有兒子的帝王對此訊息感到頗為痛心疾首:“這要是我的兒子該多好啊!”
不過,在看到另一位被提起的太宗皇帝,太子謀反都不殺?這皇帝與皇帝之間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相比之下, 被提到的李世民則是微皺眉頭, 他才從連殺三子中反應過來,就被迫接受太子謀反的事情。
在李世民看來,太子身為他的繼承人,無論從學識還是性情方麵都是合格的,未來又是如何謀反的呢?
李世民有點想不通,他將視線移到房玄齡、杜如晦,以及長孫無忌還有其他朝臣的身上。隻見長孫無忌唇角有些僵硬的笑容,似乎也不明白太子何故謀反?
其他大臣則是低頭注視神跡投影,似乎是覺得自己不小心看到了皇家秘辛。
這令李世
民收回目光,繼續盯著眼前的投影。隻是在心中,他仍在思考著有關於李承乾的事。
而作為當事人的李承乾也懵逼了,“我怎麼可能會去做那種事情呢?”
事實上,了解太子性情的人都覺得不敢置信。接觸過的宮侍、大臣、百姓都知道他聰穎、敏慧、仁孝,如此這般的太子居然有一天去造反,有種荒繆的感覺。
但神跡內又提出來,隻能是說明在未來太子出現了大問題。
要怎麼樣去解決,也隻能看陛下了。
雖不知道群臣的想法,但李世民清楚,的確要好好教導太子。
隻是,這樣一來,李世民又想起上午時提到的“六味地黃丸”之事,後來登基的人可能就不是承乾了。
那麼會是誰?青雀還是雉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