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1)

第6章

原本愉快的寺廟一行因為盧瑜的意外加入而顯得無趣不少,狠顯然,那是盧爹刻意安排的。

盧大車糾結著一張精致的小臉,暗挫挫的扯了扯裴元月的袖子,意識對方想辦法把她那位風度翩翩君子如玉的好侄子弄走,,,,,,

裴元月可憐兮兮的回以無奈一笑,盧瑜的一言一行一舉一止都太過合乎儀禮,她實在做不到

說出要對方走人這種“大逆不

道”的話。

有些人,正是因為太過完美,大家才對他敬而遠之。

繞是盧大車裴元月之類天生貴女,站在盧瑜麵前也種是有一種跳梁小醜般自愧不如的錯覺。

安靜的拜佛祭祀,然後一個個都意外乖順的上了仆役老早就收拾好的車馬,清脆的馬蹄踏著即將沒入山嵐的夕陽,山路崎嶇蜿蜒,然駿馬一路馳下,身後的車廂竟是一絲顛簸也無。

天下有東西兩大陸,西方未知,而東分八洲

,為上四洲,下四洲。

上四洲仙門林立,經天緯地,絕世超倫。

下四洲帝國雲集,偃文修武,戰烽四起。

上下四洲看似應隨天道,互不幹擾,實則暗通曲款,錦緞相纏,密不可分。

蘭陵盧氏源起大漢開國名將盧雲肅,建國之初便是豪強一方的名門大族,後盧雲肅於戰亂中頓悟,裂丹化氣,成就化元修士,便應位於上四洲之一------震洲的九霄門友人之約,拜師求仙去了。

此後盧家世代顯貴,但名聲一直趕不上仙祖未去的王、謝高門,直至漢亡南初,盧家嫡係中有少主在十年大選之時,被仙門接引人

測出絕世天資------單細靈根,再次被一品仙門收為內門弟子,盧家的顯赫方才達到頂峰

,之後宋、蜀、齊、梁四朝中,盧氏一門共出三十三位國相,甚至齊梁二朝就是由盧氏所建,盧瑾回憶起那無限長的家譜,其中記載當時的蘭陵盧氏同琅琊謝氏、北郡王氏、南康陳氏位列下離洲四大望族,並稱“盧謝王陳”。

可惜好景不長,三百年前九霄門宗門劇變,執法長老貪天之功,賣主求榮,竟為了一顆培息丹與魔道勾結,設計將宗主害死,其餘宗派原本便對九霄門虎視眈眈,如今更是趁火打劫,舉著誅殺魔門的幌子,鯨吞蟬食了九霄門的外延勢力,順手牽去的好處更是不知凡幾。不到十年,堂堂一品宗門,在內憂外患下幾盡分崩離析,若非門下弟子力挽狂瀾,趁早清了魔門的棋子,硬生生的從來自各方的猩紅貪婪的眼皮子底下,將鎮宗之寶死死護住,方不至於九霄宗就此淪為他人的口中之食,成了那末三流的小門小戶。

然經此叛亂後的九霄門元氣大傷,遠不如前,好在萬年根基尚在,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隻是從一品的頂尖門派降成了普普通通的三品宗門。

那力挽狂瀾的那幾個身居領導地位的內門弟子當中,就有當年,盧家那位被測出單靈根的絕世天才,盧煥熙。

至於那當時以據客卿長老之位的盧家老祖,卻是早年便為了得到突破化元巔峰的機緣,同友人周遊天下,不知所蹤了。

資質卓越的天才原本就是閃閃發光的聚焦體,更何況是像盧煥熙這樣的千年難得一遇,此後,前來規勸盧煥熙歸順其門派的修士紛至遝來,盧煥熙雖知曉如此並不符合為人弟子的大義,然此涉及到了今後自身修煉的處境,以及為家族利益考慮,更為了防止他人產生"不能為我所用便要毀掉”的想法,盧煥熙認為,在自身羽翼未豐之時,尋一處足以為自己遮風擋雨的頂級大派才是當務之急。

九霄宗當時正值百廢待新,不願他那樣身懷天資的人突然改戈離去,使宗門原本就支離破碎的困境雪上添霜,卻再招惹不起利欲熏心的一品宗門,隻得吞聲忍氣,眼看著宗門複興之望遙遙遠去,什麼也做不了。

自此後,每逢向下四洲招收新血的十年大選,九霄宗都不曾遣人往下離洲盧家去過。

離開九霄宗的盧煥熙應邀入了在當時以是名震一方的頂極仙門

------五淩仙宮,即使因為自身資質的原因當了內門弟子,並沒有不開眼的紈絝刻意開罪於他,卻甚少有人願意於他相交,認為此人不忠不義自私自利不可久處。

處境並不好的盧煥熙得知九霄宗所為,心情抑鬱,瞬間歇了要在將來實力長成後,為曾經的宗門討回公道的心思。

你不信我,我何必待你仁義?自此盧煥熙大閉洞門,熄心求道,再不管凡塵裏的瑣事了。

下離洲的盧家受五淩仙宮庇佑繁盛依舊,卻很識識務的韜光養晦了很長一段時間,盧煥熙到底不是根生根長的五淩弟子,左右互惠互利罷了。

一直到一千年以前,大儲建國三十年以後,盧家方才再次以空降之勢,強力複出。

盧煥熙青出於藍,超越不知所蹤的祖輩盧雲肅,化元結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