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 七月初七(1 / 2)

今天又是七月初七!是一年一度的女兒節!

這七月初七,對於男人們說,是不當一回事的!對於不能選擇婚姻的小女兒來說,卻是一年之中的大節日。

因為這一天,凡有女兒的家庭,尤其是大戶人家的女兒,平時管束得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頂多也就是在花園裏看個花、撲個蝶之類的。而這天,都允許有通家之好的女兒聚集在某家,玩玩耍耍,晚上還可以焚香拜月,乞求月下老,給自己牽紅線時,對方是自己想象的翩翩公子、如意郎君。這小女兒,也就是這麼一點可憐的自由。

十歲之前的七月初七,那時人小,也已經沒有什麼印象。十歲以後十六歲之前,在“張善人”家作小姐的貼身丫環,記憶中也就是小姐的閨中密友來喝茶、說笑、聊天、拜月時,互相打趣幾句。

隻有十六歲那年的七月初七,印象頗為深刻,那時小姐已在準備作新娘,可卻沒有做新娘的喜悅。那天小姐沒有邀請其它的閨中密友來家玩耍,而是夜晚之時讓我陪她焚香褥告。那是小姐最後的一次拜月,情景倒有幾分淒涼,象是有凶兆。

接著就是被迫當替身的三年,佛堂的青燈,孤獨寂寞的生活,每一天都是渡日如年,哪裏有心情祈禱月老替自己牽紅繩時,對方一定是個如意郎君。懵懵懂懂,思想上一塌糊塗,有什麼好想?

然後又是被“張善人”折磨的一年,因為不答應作第五房小妾,受到的是從精神,肉體上的推殘,更是想都不敢想,今後自己的夫君會是什麼樣的人!

而今,嫁為人妻的我早已沒有當日焚得拜月的種種浪漫情懷。對於婚姻,早已從不滿過渡到麻木,可又心有不甘,也許很多女人都是我這樣的心境吧!

武大郎早已挑著炊餅擔子出去了,心中煩悶不已,呆在家裏,覺得象個牢籠,想找個人說說話,解悶。

想來想去,這左鄰右舍就隻有孫嫂家沒去過,孫嫂己年過四旬,可仍然是因韻猶存,尤其是等人忠厚,不喜與人爭鬥。我想,她女兒在大戶人家當丫環,逢年過節才讓她回家,今天孫嫂隻是一個人在家,兩個女人說說笑笑,也方便些。

打定主意,關好自己的門,便去孫嫂家串門。

敲孫嫂的門,聽著她從樓上下來,開了門看著我。聽說我要看盾她平時做的小手藝,她既不驚奇,也不問為什麼,就讓我上樓,端出沏好的茶,又抬出一個方托盤,盤上的幾個小碟子淺淺地裝著女人混嘴吃的瓜子,葵花、胡桃等。然後說:“金蓮,今天我要幫我女兒家的娘子趕幾件手工活,晚上拜月時等著用,也隻差一點就完了。天晚前,他們會派人來拿,我就隻有邊說邊做邊陪你了!或者你願意先看看也行!”

我滿含歉意地說:“孫嫂,對不起,如果打擾你,我就告辭了,哪天再來!”

孫嫂說:“沒事,有人陪著說話,我幹活也不會悶,說不一定還會快些!”

我知道,窮苦人家的女人或幹手藝活的女人,她們沒有那些有錢人家太太小姐的命,每天愁日子賺得無法打發,她們總是會找到許多事來做,而嘴不會閑著,也不會誤事。